本篇文章1881字,读完约5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王媛
六年前,天安数码城集团率先在中国提出了“城市工业综合体”的概念。在经历了近年来工业地产的跌宕起伏后,天安数码逐渐形成了以工业服务聚焦平台建设为主导,以房地产开发为载体的“天安模式”。在“互联网加”的趋势下,致力于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紧跟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天安数码正在孕育着怎样的变化?近日,《时代周刊》记者采访了天安数码总裁杜灿生。

《时代周刊》:“工业地产”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作为标杆企业,天安数码城如何诠释这一概念?天安数码城发展工业地产的路径选择和模式演变是什么?

杜灿生:“工业地产”起初是“产业”,也就是说,支撑“工业地产”概念的关键是落户天安数码城的企业。因此,天安数码城对“工业地产”一词的最新实践是经营服务,创建企业生态圈。我们很早就认识到房地产开发商从开发到运营转型的必要性和价值,并前瞻性地提出了“经营者”的概念,并一直在实践中。天安数码城成立于1990年,历经工业园区、工贸园、科技工业园,如今已成为“城市工业地产综合运营商”,意在帮助成长型企业,营造集科研、办公、商务、通讯、生活于一体的企业生态环境。

时代周刊:近年来,互联网加速了传统产业及其商业模式的转型甚至重建。天安数码城如何适应“互联网加”的趋势,未来的总体战略规划是什么?
杜灿生:“互联网+”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大变量,但只有将它与真正的竞争经济结合起来,这个+才能真正有价值。天安数码城率先在业界创新性地提出了“工业地产+”的概念,其未来规划主要分布在综合运营、资本运营和智慧园区建设三个方面。从维护现有客户资源,到打造全新金融控股平台,再到打造和进一步完善园区孵化链和综合服务平台,顺应“互联网加”的新趋势。

时代周刊:目前,6000多家成长型企业已成为天安数码城的客户,享受创新生态环境带来的便捷服务。天安数码将如何创造“智能园区”的概念,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为企业服务?

杜灿生:建立标准化孵化器模式,向全国推广,进一步完善孵化链和园区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新趋势,结合园区发展,探索“互联网加”的产业定位,从引进新兴产业、利用互联网金融、服务网络化等方面,以新举措获取新优势;推进智能园区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各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做好基于o2o服务门户的智能园区解决方案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各城市公司实际情况引导落地;建立大数据系统,实现园区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对接,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前海注册成立一家专业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目的是整合软资产——专利和知识产权等。在园区众多优秀企业中,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平台,同时注重对外展示,帮助园区企业实现资产增值。

时代周刊:目前,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工业地产转型时遇到的最大机遇和主要挑战是什么?
杜灿生:互联网转型带来的机遇是不断创新和进化的需要。但这也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天安网络城的每个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这也是最大的挑战。目前,我项目公司在品牌建设和运营模式上不断创新。例如,龙岗公司开通了“硅谷快车”,以建立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番禺公司关注“节能技术”,不放松,使园区的dna更加突出;东莞公司围绕“产业升级”的理念聚集了一大批有活力的企业,并在孵化器中获得了从区级到国家级的认可。这些基于产业的创新运营探索,深化了天安数码城模式的内涵,为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案例参考。

《时代周刊》:天安数码城目前在全国13个城市拥有14个园区项目,形成了“两大洲两圈”的战略发展布局。领土包括四个活跃的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经济圈。这四个不同的经济圈在产业形态和企业创新发展趋势上有什么不同?

杜灿生:每次天安数码城去一个城市,都会迎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结构来规划和定位园区属性。在四大经济圈中,产业形态和企业创新发展趋势相互承接、相互补充。珠江三角洲是高科技产业的先锋,而长江三角洲显然是替代品。西南经济圈是承接前两个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后方。环渤海经济圈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相关产业。

《时代周刊》:要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首要矛盾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天安数码城如何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杜灿生:天安数码城正在建设一个金融控股平台,包括基金业务、小额信贷、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等创新金融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真正的帮助。通过让他们解决财务问题,他们可以让企业变得更大更强。园区现有的融资平台包括ua Easy Loan、东方福海、天安数码城基金和强大的商业银行配套设施。
标题:天安数码城杜灿生:以“产业地产+”打造企业生态圈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0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