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柏杨
在内地a股市场的推动下,香港恒生指数27日再次创下7年来的新高,大盘股成为主导力量,其中汇丰控股、中资石油石化等重量级企业表现最为突出。分析师认为,传统蓝筹股的开始表明,偏好此类股票的外资继续流入港股,这有利于港股的持续上行趋势。

重量级企业已经显著增强
截至27日收盘,恒生指数全天上涨1.33%,收于28433.59点,创下7年来的新高;国有企业指数上涨1.74%,收于14741点。市场全天成交额达1,908.7亿港元。
在前期“港股”飙升之后,港股的热点转向了蓝筹股市场。汇丰控股的“两桶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象”翩翩起舞,而重量级企业的显著实力成为该指数上涨的最重要驱动力。

上周五,有市场消息称,汇丰董事会正在讨论将其总部迁回香港,以减轻英国高银行税的负面影响。27日,据进一步报道,汇丰正考虑以200亿英镑的价格出售英国零售银行业务。受上述消息影响,27日上午,该交易所的持仓价格上涨了6%,达到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收盘时涨幅收窄至2.65%。全天成交额高达113.43亿港元,居香港股市首位。

受a股“两桶油”每日涨停的强劲推动,中资石油石化板块在香港市场大幅上涨。中石化h股大幅上涨7.2%,成为最佳蓝筹股,中石油h股上涨6.7%,中海油和昆仑能源分别上涨2.3%和4.75%。此外,受中央企业大规模并购消息影响,CSCL和中国远洋分别上涨9%和13%。

其他大盘股的表现也很出色。HKEx股价上涨0.9%,营业额达到43.22亿港元,仅次于汇丰银行,在营业额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腾讯控股公司股价上涨0.6%,至162.6港元,营业额为32.61亿港元。

分析师认为,汇丰的大幅上涨有望推动其他前期表现落后的蓝筹股弥补涨幅,本周的术语是指结算日,资金将转向落后的蓝筹股。据《齐鲁国际研究报告》报道,自4月初以来,得益于“南水北调”,第一波港股主要是由中国股票和重组概念股推动的。上周,有迹象表明,这些资金被转移到了其他蓝筹股和三四线股,而落后的股票有机会弥补这一涨幅。

热钱火上浇油
最近,外国热钱不断涌入香港,美元兑港元汇率不断逼近7.75强的汇率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周五晚间两次入市,分别向市场注入131.8亿港元和17.05亿港元。据估计,截至周二,香港银行体系的余额将增至3,106.8亿港元。这一水平接近2009年3,200亿港元的历史高点。自4月9日以来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香港金融管理局已12次向市场注入逾700亿港元。

分析师表示,大规模资本流入是港股走强的重要驱动力。沪港通的使用额度大幅增加,外资持续流入,以及内地央行大规模减持RRR,均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截至上周,恒生指数已经连续六周上涨。

首先,上海分析师认为,传统蓝筹股的全面推出表明,外资已经回归,并已显示出进入港股的迹象,这将使港股进入一个更加全面的立体前沿。传统蓝筹股、香港a股、沪港通相关股和ah折价股具有互补效应,有利于香港股市大势的延续。
标题:“大象”起舞 热钱助港股热点轮换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0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