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19字,读完约8分钟

一季度,发行规模只有509亿元,但监管有所放松,但没有“井喷”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尴尬而冷淡

银行希望保留高质量的信贷资产,而股市疯狂“吸金”是主要原因

□记者蔡颖北京报道来源:经济信息日报

最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和中央银行相继改革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制度,并实施了备案制度和登记制度。业内普遍认为,这将进一步激发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有望在2015年再次扩大。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流通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呈现“井喷”趋势。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小银行积极参与,但由于资产质量有限,发行规模不大,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更倾向于保留优质信贷资产,而不是急于证券化转移。与此同时,当前股市热、债券市场冷,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率的吸引力有限、流动性不足也成为交易市场冷的重要原因。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向中小金融机构转移的强烈意愿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仅为509亿元,共发行17种单一产品,其中企业贷款422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化,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开始积极参与这个市场。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去年8月,我国第一个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项目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这意味着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行人正式扩大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根据监管机构支持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初衷,在通过资产证券化释放现有信贷后,新的信贷额度可以继续投资于“三农”和小微企业。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据行业分析,今年中小金融机构的发行意愿较强,主要是因为近几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大。在经济低迷时期,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存在资金周转问题,银行面临贷存比等监管评估压力,需要腾出部分信贷资源用于信贷供给方向的结构性调整。资产证券化无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然而,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在流通方面并不具备巨大的规模和实力。“地方银行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较小,每笔订单10亿至30亿元。”一位来自评级机构结构融资部的人士告诉《经济信息日报》,“基本上,银行仍然使用公共贷款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特别是地方银行。信贷供应的类型相对简单,零售信贷几乎没有资产。打包,而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资产相对丰富。”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通常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相对较高,每个地区都有非常突出的行业特点。“例如,山西地方银行对煤炭企业的贷款更多,因此资产组合中对这类行业的贷款将会更多。然而,从评级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建议类型过于集中。从监管要求来看,一些高质量的资产也需要进入池中。因此,中小金融机构可以证券化的信贷资产规模不会太大。”评级机构进一步表示。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从近年来地方银行的信贷机构来看,许多银行有更多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在资产证券化产品中,没有单纯的平台贷款资产打包成池,但会有一些贷款,如市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至于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款,一些银行会把一部分打包放入池中,但它们基本上是质量相对较高的房地产企业贷款。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据了解,信用资产支持证券集合资产一般覆盖10至30个行业和多个地区,集合户数从十几户到几千户不等,大部分单一资产不超过15%。因此,风险通常是分散的。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限制性股票市场吸引黄金限制需求热

不过,至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发行量,业内人士认为,在放松审批限制后,并没有出现“井喷”,主要是由于市场供需不足。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分析师蒋超指出,备案制度实施后,审批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2015年第一季度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月平均发行量为169亿份,比2014年下降了28%。尽管取消了行政审批约束,但未来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市场供求。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更重要的是,股市投资的增加促进了一些资金配置的转移。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购买者基本上是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基金、理财、保险计划和信托。“从需求来看,股市热债冷,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收益率有限,流动性不足。”蒋超进一步分析,“股市热制约了对债券的需求,对收益率更高的标准化债券产品的需求也不足。”clo(一种典型的短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息票吸引力不到6%。有限。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交易被遗弃,质押式回购融资难以进行,流动性不足。”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根据上述评级机构结构融资部的消息,3a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年期利率目前为4.8%至5.1%,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但略高于去年11月的4%至4.8%。“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投标价格。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是一个尺度,然后它取决于评级和期限。普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期限约为10年,但投资机构很难转让,而且这一监管层还没有放开。市场需求倾向于投资于短期clo。目前,许多机构基金将选择投资于可能获得高回报的股票市场。”被分析的人。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对一些银行来说,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在许多领域投放贷款是不容易的。当很难找到好项目时,他们更愿意保留高质量的信贷资产,而不是资产证券化转移。姜超表示:“在供给方面,长期优质资产稀缺,存贷比压力减轻,空盈利空间有限。”在利率长期下降的趋势下,优质资产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非银行存款纳入存款后,贷存比压力减轻,股市繁荣和优先股发行带来的资金压力减轻,贷款利率与发行利率空等利差有限,利润不足。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该行的发行意愿。”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由于银监会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严格要求,部分发行人缺乏证券化动机,投资者对低收益率不满意,一度造成信贷支持证券“供不应求”的困境,第二轮试点额度实际上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曾刚认为,基础资产池的种类应该扩大,只要信息披露完整,不良资产也可以放入池中。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潜在的股票基金振兴渠道有望扩大

即使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冷,一些机构从长远来看仍然乐观。交通银行国际部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登记制度研究报告中指出,按起息日计算,去年的发行量达到3119亿份,预计2015年的发行量可能是去年的两倍以上。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通过对现有债务的清算和重组,对现有资产进行估值,并对‘僵尸’信贷进行清算,为新的信贷空腾出空间,这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前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指出,“继续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盘活存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银行贷款重组后,将重新设计成标准化的证券产品,在资本市场上交易,可以实现银行信贷资产的退出,提高银行在没有额外信贷的情况下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改善银行信贷资产结构。此举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核心资本,有利于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商业模式转变。”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司司长王艳此前在201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年会上透露,“目前,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超过160万亿元,可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将达到90万亿元。”他认为,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将在资产范围、交易场所和参与者范围方面得到拓展。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要尽快改变银行间相互持有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现象,国内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交易与国外相比并不活跃,银行间相互持有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不仅降低了资产证券化对加快银行体系资本周转、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的意义,也没有起到分散行业风险的作用。管理层应加快培育国内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成为银行业正常的管理工具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从盘活现有资金的整体市场环境来看,短期内,央行正在探索更多盘活现有银行信贷资产的新手段,如扩大信贷质押再融资试点、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抵押品不足等。业内人士预计,银行业释放现有资金的渠道将“定向”扩大。

标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元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