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2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将来用保险资金投资商业地产,投资对象不仅限于绿地本身,市场上的优质商业地产将成为投资对象。这也是世界上长期保险资金配置项目的投资实践。格陵兰还将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大规模资产配置和稳定投资。”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这是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绿地金融控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的明确回应。绿地集团内部人士进一步向记者强调,绿地的金融业务不属于房地产业务,而是一个独立的分支机构。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在上述格陵兰财务控制声明的背后,中国保监会严格限制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投资和开发。格陵兰的案例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保险资金增强竞争优势并不容易。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受复星的启发?

在整体上市获批当天,格林兰表示,公司将顺应金融业改革和金融放松管制的市场导向,依托房地产行业优势,提供子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投资并购,我们将努力收购核心金融资产,建立以保险为核心、多种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结构体系。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这让人们想起了今年1月格林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谈及金融业务时,对保险业务的关注。当时,张玉良指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对保险业有一系列的看法,这给他带来了很多启示,使他特别重视保险业务的战略价值。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在复星国际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复星管理层提出了一个独特的“1+1+1”模式——保险+产业优势+蜂巢城市。

复星表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实现逆周期和跨周期发展。复星地产将依托复星集团保险部门发展国内房地产业务,整合全球优势产业,实现全球布局,规避周期性风险。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从表面上看,与信托、银行贷款和私募股权基金相比,保险业的规模更大,成本更低。

据记者调查,保险业总资产已超过10万亿元,而平安(报价601318,咨询)、中国人寿(报价601628,咨询)、中国太平洋保险(报价601601,咨询)和新华保险(报价601336,咨询)的投资回报率只有5%左右。巨大的资本规模和较低的投资收益明显使融资成本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垂涎”。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保险和房地产是相互独立的

然而,当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时,仍然有许多限制。

中国保监会不仅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能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而且对保险公司对外投资关联企业股权交易也有诸多限制。

也许正因为如此,格陵兰金融控股公司在规划保险业务时,不想将后者置于房地产开发的从属地位。

在回应记者采访时,绿地金融控股强调,投资保险业务并不是为了满足绿地房地产开发和融资的需要。

格陵兰金融控股公司表示,格陵兰目前的融资成本不高,去年宣布的所有计息负债的平均成本约为6.3%。保险业务的收购并不关注后者的低资本,而是着眼于打造核心金融资产。绿地集团正在实施“大金融”战略,未来金融业将成为绿地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一位负责格陵兰岛内部宣传的人士介绍说,金融和房地产开发是格陵兰岛的两项独立业务。虽然他们将来可能会相遇,但他们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上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地直接利用团体保险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主营业务融资的可能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记者注意到,2014年,绿地房地产业务的预售收入为2408亿元,其中只有46%是住宅,其余54%来自商业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部门的意见可以帮助格陵兰有效开发适合保险公司的商业投资产品,保险公司是格陵兰商业产品的重要潜在买家。同时,房地产部门拥有的商业地产投资和运营经验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更好的筛选商业地产项目进行投资。

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此外,格陵兰房地产开发部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筹集资金,完成企业的轻资产运营。

标题:绿地投资保险并非为了向地产输血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