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2字,读完约7分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科技公司以发展物联网为主营业务,同时通过布局一些子行业来拓展空空间的发展。例如,去年在新三板上市的兴通联华,不仅继续深化道路运营管理和检测维修信息业务,还将目光投向“智能物流”等领域。

兴通联华(430614)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巡检维护信息业务起家,应该是国际知名风险投资公司dcm投资的项目之一。
兴通联华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7年获得了dcm的第一轮投资。在dcm的投资项目中,Dangdang.com、Zhaopin.com、豆荚和58城相继上市,而兴通联华去年才在新三板上市。

对此,兴通联华董事长张全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公司成立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尚未发挥实力。
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兴通联华的业绩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与公司深入培育物联网、强化“智能物流”理念、拓展环保领域密不可分。
兴通联华财务报告显示,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756万元;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850万元;201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6202万元,同比增长16.42%;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023万元,同比增长42.22%。

风险资本dcm已经“潜伏”了8年
兴通联华的全称是北京兴通联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初是一家交通系统企业,后来经历了转股改制和多次增资。目前,公司是一家基于物联网及其高端传感器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为交通、土地灾害、建筑、环保等领域提供监控、预警和治理系统开发服务及相关产品销售和测试服务。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能力是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1月14日,公司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总股本2800万股。

据了解,2007年,兴通联华收到了国际知名风险投资公司dcm的第一笔投资。目前,dcm的管理合伙人林新和仍担任兴通联华的董事。从这个角度来看,dcm已经在兴通联华“潜伏”了8年。

张全胜告诉记者,当时与dcm谈判后,林新河决定投资不到十分钟,主要是看好兴通联华创造的“智能物流”概念。
2012年,兴通联华获得了第二笔投资——国内pe巨头中科对其的投资,随后更多的资金相继而来。
根据兴通联华2013年度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前10名股东中,国内两大自然人张全胜和聂新权各占28.73%,第三家富华英(北京)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占24.62%,第四家中科汇通(山东)股权基金有限公司占7%。

据了解,富华英是dcm的全资子公司,而中科汇通是中科商社的全资子公司。在兴通联华的五位董事中,dcm合伙人林新和、中科商人秦煌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招商局高级副总裁秦煌告诉记者,在兴通联华进行尽职调查和投资后管理时,当与公司创始人交谈时,如果是吃饭时间,就叫快餐盒饭来解决问题。“除了创始人的可靠性,公司的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也是我们的梦想。”

据了解,兴通联华的两名实际控制人张全胜和聂新泉均来自交通系统,聂新泉目前担任五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董事。
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兴通联华的业绩开始发挥其实力。根据兴通联华财务报告,201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1023万元,同比增长42.22%。
在39家有物联网概念的公司中,兴通联华201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在业内排名第一,销售净利润率在业内排名第十,均处于行业上游。
记者查看了兴通联华2014年半年报,发现公司收入仅依靠技术开发业务,其中技术开发业务本期实现营业收入6006万元,本期实现总收入6202万元。技术开发占公司收入的近96%。另外,产品销售(软件和检测车)和检测监控服务(包括道路、机场、桥梁检测和车辆监控)分别只有149万元和36万元。

兴通联华是一家独立于国家交通系统的公司,其最早的业务是公路系统和水利的在线监测。目前,公司主要有三大业务:技术开发与服务、产品销售与测试服务。其中,技术开发与服务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高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与服务;产品销售主要包括道路检测车、道路养护信息采集系统、桥梁监控系统等产品的销售;测试服务是测试道路、桥梁和隧道。这些内容与物联网密切相关,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西南证券M&A融资部业务经理孙光荣告诉记者,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浪潮。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同比增长38.6%。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布局、环境保护和降低客户集中度
兴通联华2013年年报和2014年半年报均提到公司客户高度集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据了解,兴通联华主要依靠中国水利基础局有限公司、北京华联恒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交通科学研究院、福建华联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客户,如果公司不能与上述客户保持业务关系,或不能开拓新客户,公司的业务发展将受到影响。

根据兴通联华201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来自北京华恒恒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的收入高达2748万元,占总收入的44.32%,来自中国水利基础局有限公司成都大慈寺项目经理部的收入达到2198万元,占总收入的35.44%。这两个主要客户的收入占公司收入的近80%。

在2014年中期报告中,兴通联华还表示,公司独家代理北斗卫星导航芯片和物流车辆终端销售,以及物流车辆监控和调度平台服务,已逐步做出努力,预计订单将陆续签订,形成公司未来的主要利润点之一,将达到积极调整收入构成和分散客户集中度的目的。

据《国家商报》记者报道,由天津兴通联华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和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军民联合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盛鑫兴通公司将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盛鑫兴通公司拥有北斗gps双模芯片和915rfid芯片的自主知识产权,其股东是国家军用标准和超高频rfid国家标准的开发者,拥有40多项专利。作为gps双模芯片和915rfid芯片在交通和智能交通行业的独家代理,兴通联华2015年收入将超过3000万元。

2014年7月1日,交通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第5号令)正式实施。该文件明确指出,要实现车辆动态监控系统,首先必须实现车辆操作平台的网络化联合控制。这对卫星导航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处。据业内专家介绍,上述措施将为北斗导航系统带来100亿元的市场增量。

记者近日了解到,兴通联华开发的汽车已经通过交通部认证,公司开发的监控平台有望于2015年11月通过交通部认证。
记者还了解到,兴通联华还通过在地下水污染检测、土壤污染控制等环保相关领域进行布局,降低了客户集中度。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全胜坦言,与传统的桥梁和地质灾害在线监测业务相比,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土壤修复和物流信息化的增长更大。
标题:星通联华深耕物联网 强化“智能物流”概念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2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