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0字,读完约2分钟

3月10日《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的文章,原标题:中国的一项创新将改变我们对货币的看法,中国将在年底前推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从短期来看,创建“全球支付高速公路”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真正可兑换的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更具吸引力。从长远来看,这意味着美国长期的经济主导地位岌岌可危。

美媒:跨境支付助人民币接管全球?美难保经济地位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元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石。任何竞争性货币的崛起都不会受到挑战——欧元和日元都不会。但是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完全不同了。将受到有效影响的一个领域是全球能源市场。目前,石油出口定价和贸易是以美元为基础的。想象一下,如果沙特出口商决定要人民币而不是美元。这意味着任何在商品市场买卖石油的人都必须有一个人民币账户。

美媒:跨境支付助人民币接管全球?美难保经济地位

诚然,人民币尚未对美元构成直接威胁:目前,全球41%的支付与美元相关,只有2%涉及人民币。但是几年后呢?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美国的政治僵局继续存在,人民币有可能最终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美媒:跨境支付助人民币接管全球?美难保经济地位

到那时,华尔街和普通大众都会感受到这种影响。首先,外国投资者不需要持有大量美元,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太多美元投资美国国债——这是为美国巨额预算赤字融资的关键。此外,如果各国持有的美元全部回流到美国,飙升的美元将在美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美媒:跨境支付助人民币接管全球?美难保经济地位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引进海外支付系统似乎是改变世界对人民币看法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如果中国经济正在接管世界,它还需要一种能够接管世界的货币。(作者多米尼克·巴苏托,王慧聪译)

标题:美媒:跨境支付助人民币接管全球?美难保经济地位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