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34字,读完约14分钟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2014年,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发布了数十项行政处罚,60多人受到罚款处罚。据张介绍,内幕交易者提前了解情况并买入股票,而一些投资者因股价变动做出相反的判断,导致损失。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内幕交易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它破坏了市场公平。3月9日,证监会负责人在两会采访中表示,内幕交易已被“全面覆盖和渗透”到上下游。

此前,南北车的股价变化引发了市场对“内幕交易”的质疑。在此期间,在许多公司发布重大收益之前,它们的股价“随风而动”——在a股市场,内幕交易似乎“司空见惯”。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2014年,中国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发布了数十项行政处罚,60多人受到罚款处罚。

通过处罚书,一些内幕细节可以被披露——那些试图在a股中“浑水摸鱼”的人包括公司的董事、高管和股东,以及他们的兄弟和亲戚、同学和邻居等。举几个例子。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为了从内部信息中获利,各方都“展示了他们的神奇力量”:一些人会后转身购买自己的公司;有人通过按摩得到消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飞机侦察情报;有些人在高尔夫球场上有“很棒的材料”...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内幕交易是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表示,内幕交易违反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开原则”,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法人看来,在内幕交易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面临着诉讼索赔问题。

公告发布前,许多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

在过去的两周里,许多上市公司一直在交易,并且出现了持续的异常情况。这导致外界质疑其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3月5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和许多铁路基础设施概念股在当天收盘时迅速上涨。其中,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曾一度触及每日极限。

“突变”的秘密在5日晚被揭露。同时,两车宣布双方控股股东已收到SASAC的回复,“SASAC原则同意合并双方”。

前一天,同样奇怪的场景发生在安百里的股票上:在尾盘买入了大量订单——每日限价已经关闭——并在晚上宣布了重大收益。

2月27日和3月2日早些时候,沈阳机床经历了连续的每日极限。直到第三个交易日,沈阳机床紧急宣布控股股东沈阳机床集团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宜。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一些微博用户质疑上述公司的股价变动涉嫌与“内部人利用机会获利”有关。更多投资者呼吁监管机构进行干预,以检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无独有偶,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欧阳华泽也谈到了内幕交易的现状。

根据欧阳华泽的说法,“所涉及的链条不仅仅限于交易环节,而且已经完全覆盖和渗透到行业研究、交易和结算的上下游链条。”

欧阳华泽还表示,中国证监会的决心是“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决不动摇,要加强监管。”

2014年年中,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近三年内幕交易执法情况”。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12年和2013年,中国证监会共立案156起内幕交易案件;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证监会对116名内幕交易案件的涉案人员实施了行政处罚。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内幕交易等案件涉及的范围和人数都在迅速增加."中国证监会表示,涉案人员具有连锁性和扩散性,“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管,还包括中介人员等。”。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去年有60多人因内幕交易而受到处罚

201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内幕交易案件处罚的公告。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去年有60多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涉及2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其中,天威视频是内幕交易数量最多的公司。在2011年重组前后,多达14名内部人士利用自己或他人的账户购买了天威视频。

圣甘华的内幕交易参与者数量略低于天威视频。2010年,在圣甘华和德力西重组前后,9人购买了圣甘华的股票。

参与内幕交易的人“形形色色”。据《新京报》记者报道,一些内部人士直接参与了此案。这些人员包括董事、首席执行官、重组方负责人、重组中介机构、评估机构、会计机构和其他第三方。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此案中还有一些人在从内部人士那里得知消息后购买股票。他们与内部人士的关系包括亲戚和同学、上下楼的邻居、司机、私人助理、办公室同事等等。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以st甘华为例,参与利用内幕信息购买股票的人员包括德力西公司副总裁王顺林、st甘华所在的江门市国资委企业管理科的两位科长张颐武、李焕红,以及德力西董事吴某的朋友陈涵。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此外,私募股权公司德信丰益的四名合伙人和投资经理也参与了st Ganhua的内幕交易。德力西是德信丰益的合伙人。

据统计,参与内幕交易的男女比例大致相似。就年龄而言,曹连是最大的一个。她去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时已经70岁了。最小的是何,生于1987年。两人分别因利用内幕信息交易永胜投资和宏达新材料而受到处罚。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他人账户”成为套利工具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案情,为涉案人员获取内幕信息、交换利益的过程可以称为“八仙过海,显神通”。

在内幕交易中,获取内幕信息无疑是关键。但是对于那些直接接触内部信息的人来说,获取信息是最简单的事情。

从2013年3月到7月,新华金一直忙于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在此过程中,控股股东集团副总裁许出席了上市公司资本运营工作会议;另一个例子是,2013年1月,德力士首席执行官王伟海参加了关于上市公司高交付和转让问题的讨论。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许、、王伟海已经是内幕信息知情人。

在得到消息并等待购买股票的机会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除了一些直接用自己的账户交易的“死团队”,通常的做法是“用别人的账户买卖股票”。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以上述两人为例,许用了一个“蒋某某”的说法。根据时间表,新华金于2013年8月19日上午签署了重组框架协议,并决定于下午1点暂停交易。

上午交易结束前,“姜某某”,谁没有购买或出售新华金之前,突然“按下哨子”购买11.4万股。随后,证监会证实是徐用他的手机放的。

中国证监会形容许董波“按下了购买新华金的哨子”,“有坚定的意愿和强烈的购买意愿”。

2013年1月11日9时22分,德力士要求王伟海向深交所报告预披露转让计划。七分钟后,王伟海打电话给他的妻子。半小时后,王伟海的妻子突然用她父母名下的账户买了14200股。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实际控制矿业的赵的做法在技术上略胜一筹。赵的妻子崔某投资成立了一家名为华夏巨富的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只有一个正式员工,吴。

2013年4月至7月,盛达矿业计划派发中期股息。在此期间,经常与赵谈话的吴以另外三个自然人的名义购买了矿业287万股。最终,只有吴被证监会处罚,而赵安然无恙。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告密者经常“主动”泄露秘密

一些似乎没有内幕消息的“路人”最终成为受益者并受到惩罚。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大多数案件的源头是内幕信息的直接披露。例如,2012年至2013年,当上市公司嘉应药业与金沙药业讨论重组时,马邵鹏问金沙药业总经理陈某瑞:“嘉应药业的股票值得投资吗?”。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嘉应药业的股票重组将有机会."在得到陈某锐如此明确的回复后,马邵鹏转而花了77万元购买了嘉应药业的9万股股份。

在2012年德浩润达收购NVC照明期间,内部人士魏谋谋向他们透露了这一消息。魏谋谋为德豪润达控股股东芜湖德豪的法定代表人,与参与收购的德豪润达高管王同住。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魏某和朱继华的母亲是老乡兼朋友。德豪润达收购暂停前夕,朱继华在魏谋谋的见证下开立了账户。后来,他花了359万元买下了德豪润达,卖出后获利19.7万元。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与此同时,张艳、魏的楼上楼下邻居,也得到相关消息。张炎在中国证监会的一项调查中表示,他经常去魏的家按摩和治病。后来,张炎以120万元买下了德好润达,卖出后获利8.8万元。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2013年,宏达新材料计划与科创控股进行重组。小娟在这里买卖宏达电新材料的行为后来被认定为内幕交易。

根据处罚公告,何的父亲与科技控股董事长何慕明有“密切关系”。于是,何和何牟明相识了。在2013年5月20日购买宏达新材料之前,何与何牟明谈了八次。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在st Ganhua内幕交易案中,中国证监会认定王顺福的内幕交易成立。中国证监会的理由是,王顺福在与德力西副总裁王顺林“搭上同一架飞机”后,下了购买圣甘华的订单。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也有内幕消息,这是猜测“你有一颗心。”2011年,金龙矿业与圣宝龙讨论了借壳问题。西南证券投资银行执行董事陈某作为中介出席了会议。

后来,的妹妹陈说:“当我听到跟别人通电话的时候,我提到了宝龙公司,再结合陈的投行背景,我得知宝龙正在筹划资产重组,进一步坚定了收购‘圣宝龙’的决心。”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康生股票内幕交易案可以说是一出多种因素叠加的“戏剧”。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康生与浙江省地质大队就矿山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与此同时,地质大队总工程师杨晓春购买了康生的股票。地质大队的倪也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的股份。在这次谈判中,倪严嵩也是《保密协议》的起草人。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至于康生股份,在双方谈判期间负责提供会议服务的于飞用他的办公电脑购买了22万元的康生股份。2013年2月3日,熟悉康盛董事长的倪建康在与康盛董事长打高尔夫球时,询问了上市公司的矿业相关事宜。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倪建康得到的答复是对方“仍在进行中”。一天后,他突然将100万美元转到妻子的账户上,这些钱都被用来购买康生的股票。

内幕交易不是“无损失的稳定利润”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2014年,从内幕交易中获利最多的是吴。他利用内幕信息投资盛达矿业,获利446万元。向君的数量稍微多一点。她依靠内幕信息买卖35个互联网站,获利54万元。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内幕交易被发现后,除没收违法所得外,根据违法事实、当事人的性质和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中国证监会将处以罚款。一般来说,罚款金额相当于违法所得的1-3倍。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根据对多重处罚公告的分析,当事人的态度与中国证监会的处罚结果密切相关。例如,在圣观复内幕交易案中,当事人张世珍最终因“积极配合调查”和“从3倍罚款调整为2倍罚款”而被中国证监会从轻处罚。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经过对新华金买卖的调查,涉案当事人许也受到了证监会的表扬,并“悔过自新”。

相反,有些人在被调查时试图“死”。据记者称,这些"拆弹部队"解释了他们交易的原因,包括"从公开渠道获取"和"没有直接证据"。

例如,面对中国证监会的调查,何表示,她买卖宏达新材料,“一是基于股票推荐,二是基于盘面分析”;李焕红说,他花钱买圣甘华,部分原因是“民间传言多”;一些受访者还表示,涉嫌内幕交易的部分“符合我一贯的投资风格”。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我有我自己的理由,具体的理由是我的隐私,我不想说。我只是感兴趣。”张明旭曾向中国证监会解释“持续买入3万股美泰诺股票”的原因。

从几起处罚公告来看,监管部门在认定内幕交易时,会参考资金转账凭证、手机号码、ip地址、通话记录等多种证据。

当遇到困难局面时,监管当局将采取“极端措施”。例如,当段婷婷被认定为“丁某”账户的实际用户时,调查人员当场要求丁某登录其账户,密码错了4次。另外,“丁某”账户下单的电话是段婷婷的手机,所以证监会认定“段婷婷控制并使用“丁某”账户交易涉案股票”。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内幕交易不是一种“无损失的确定利润”。据《新京报》记者报道,在中国证监会去年发布的处罚公告中,至少有8名参与内幕交易的当事人因终止重组等原因“赔钱”。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其中,李之铎损失最大。他利用内幕信息买卖大理科技,最终损失813万元。“亏损榜”第二名的王明华通过内幕消息交易圣袁波,共亏损181万元。

即使有损失,内幕交易当事人仍然要支付罚款。上述两人遭受损失,罚款60万元。

■分析

普通投资者在捍卫自己的权利时仍然面临困难

内幕交易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民事赔偿仍缺乏司法解释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内幕交易可以被描述为‘无利无弊’。”一家上市公司的秘书长表示。

早在2012年,中国证监会就表示,对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查将与内幕交易挂钩。北人印刷机械控股有限公司和郴州矿业等许多公司最近的经验表明,如果在重组过程中发生内幕交易,证监会将暂停审计。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重组刚开始时,你认识的人越少越好。”上述局长表示,与重组对手谈判时,只有主席、局长和财务总监会去,“其他董事不会知道。”

“有时候,甚至只有秘书长在说话。到了同一时间,让主席再见面吧。”据该秘书称,该公司还开发了一个防止内幕交易的系统,并为员工提供相关教育。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董事会秘书还表示,一旦该公司的股票因重组而停牌,交易所将核实停牌后的账户,看是否有异常交易。

一位曾多次参与上市公司资产并购的券商官员表示,在介入重组后,中介机构将首先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非常详细,例如要求不得向内部人员以外的人披露项目信息和交易考虑等信息。”该经纪人表示,知情人名单也将被登记。

据消息人士透露,《保密协议》还规定了社交工具的适用范围,“内部消息的知情人可以通过qq、微信、电话会议等方式交流项目信息”,但“如发送给微信朋友圈、公共网络等绝对不允许。”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保密协议还规定,如有违约,必须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经纪公司的官员说。

"内幕交易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北京文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张在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中代理股东诉黄光裕。

据张介绍,内幕交易者提前了解情况并买入股票,而一些投资者因股价变动做出相反的判断,导致损失。

同年,股东诉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以股东败诉告终。张分析了原因,称面对内幕交易,投资者维权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最近,中国证监会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张坤发表文章称,虽然《证券法》规定行为人应对内幕交易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具体的操作条款,甚至最新的司法解释也没有涉及内幕交易民事赔偿领域。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还有一个困难。许多内幕消息只有内幕交易者自己知道,投资者很难证明。”张表示,“如何计算股东的损失”也是限制股东向内幕交易者索赔的一个难题。

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B06-b07版编写人/新京报记者尹聪

标题:2014年超60人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处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