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2字,读完约4分钟

[前言]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律师秦希言说,截至今年4月,非法集资案件涉及31个省(区、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台地区,跨省案件数量逐步增加,影响很大。"私人借贷已经导致许多人破产,需要关注."许多NPC代表和CPPCC成员提出了警告。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新京报》记者走访了许多地方进行调查,发现三年前出现在温州的金融风暴现在正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上演,民间借贷危机正在蔓延。

1月24日一大早,夏就全身冰冷?在河里。这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是一家非法集资公司的账户经理。一些当地投资者表示,她已经向该公司投资了近1亿元。

1月中旬公司倒闭后,夏于梅无法面对投资者。首先,她割腕自杀。当她获救时,她停止了呼吸。

非法集资引发的各种悲剧在各地上演。2013年11月,湖南湘潭的一位私营企业家王建忠跳楼身亡,他的公司涉及超过2.3亿元的私人贷款。一个月后,娄底市同兴米业的老板肖忠旺跳楼身亡。经过五个月无望的讨债,城市清洁工文·跳进河里死去。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民间借贷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高院院长梁明远提交了《关于加强投融资公司监管的议案》。他认为,目前,私人投资和融资公司的成立门槛较低,缺乏监管导致非法经营泛滥。许多投资和融资公司非法筹集高利率回报的资金作为诱饵。资本链断裂后,“人们去空大厦”,引起恐慌。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教授戴小枫去年调查了娄底和永州的许多私人贷款公司。她将私人借贷比作“水泵”。民间借贷公司的资本成本为每月2美分,而向企业借贷的资本成本为4美分或5美分。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承受如此高的资本成本。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除了线下借贷,在线p2p借贷平台也不安全。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有超过1600个p2p网络借贷平台。然而,这些平台没有进入壁垒和行业规范。根据网上贷款主页的统计,去年有275个p2p平台存在问题。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大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

《新京报》记者在河北、河南和山东发现,大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企业,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贷款公司。

据专家分析,虽然民间借贷存在诸多混乱,但其中只有少数是贷款诈骗,而且大部分仍是基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需求。然而,去年我国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低迷,资金回笼缓慢,导致这些房地产企业在民间借贷市场融资的资金链断裂,也导致了许多地方民间借贷的“崩溃”现象。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去年,邯郸有30多家非法贷款机构潜逃,涉案金额达93亿元。然而,在银行贷款日益困难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继续大规模投资,从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全国性贷款链开始形成。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最近,在河南南阳民间借贷危机和北京网上借贷平台“内外借贷”的情况下,借贷资金一开始都流向了房地产企业。

在湖南省娄底市,十几个实体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最终被高利率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了一场赎回危机。据《新京报》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些实体借入的资金,除了一部分用于维持生产之外,都已投资于房地产市场。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监管“真正的空”需要法律来填补

如何规范民间借贷、投融资平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副省长何宝祥认为,私人投资公司现在处于无人监管的真正的空区,工商部门只负责注册,不负责监管,而金融和证券办公室没有职能,银监局也无权管理。他建议尽快制定符合民间融资特点的法律法规,明确民间融资的权利义务、准入机制、运作程序和法律责任。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三年前,温州经历了一场民间金融风暴。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晓华表示,温州已经制定了《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并发布了实施细则。去年,通过合法渠道发放民间贷款5734笔,涉及金额68亿元,对规范温州民间借贷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陈晓华建议将私人筹资提高到国家一级,并进一步明确法律界限、贷款渠道和备案措施,以确保私人筹资的稳定性。

新京报记者涂中行实习生沙

标题:民间集资泛滥暴露监管真空 资金多流向房地产行业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