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8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编者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数据的爆炸性增长。这些海量数据蕴含无限价值。随着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逐步推广,金融业已经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应用,如高频金融交易、小额信贷、精准营销、风险定价等。大数据在哪些方面深刻改变了传统金融业?从国内银行使用大数据的现状来看,哪些瓶颈需要突破?本报将从今天起推出一系列关于“金融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报道,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梳理并找到答案。

电梯公司的数据能为银行提供风险预警吗?这不是幻想,而是美国纽约一家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真实业务。据了解,由电梯操作员提供的数据包括每部电梯停在哪个办公楼的哪个楼层以及停了多长时间。通过匹配黄页上的公司地址,你可以得到电梯每天在每个公司停留的次数。如果某一天某一数据突然大幅增减,服务提供商会向银行发出预警,账户经理会立即走访相应的企业,从而使银行贷后检查更加有效。

这个神奇的故事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最近,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系列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银行业的数据密度高于其他行业。每100万美元的收入,平均将产生820gb的数据,而电信行业产生的数据是460gb,而快速消费品行业只有180gb。“海量高价值数据的积累让银行业在发展大数据能力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总经理张越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大数据在哪些方面让传统银行焕然一新?从国内银行使用大数据的现状来看,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细微的动作都在控制之中
波士顿咨询集团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表示,银行业热衷于大数据的根本原因是计算成本的大幅下降。“大约在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数据仓库。第一阶段投资为1亿元人民币,需要3到4天时间来导入8tb的数据。但是,现在的pb数据库(1pb=1024tb)的建设成本只有过去的百分之一。”与此同时,银行自身也面临着混业经营的转型和经营模式的转变。“这些都让他们不得不陷入困境,寻找并满足长尾客户。”

从国际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海外银行能够很好地应用大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据张越称,通过大数据分析,一家澳大利亚银行发现,即将在家生孩子的客户对人寿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最大,通过分析客户的银行卡交易数据很容易识别这些家庭。在对这些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后,38%的客户最终选择了银行推荐的产品。

“在中国,银行对大数据服务的最大需求集中在四个领域: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客户洞察、社区金融和反欺诈。”信息服务提供商iSoftStone金融商业智能部门的负责人阎石告诉记者,就客户洞察力而言,过去银行主要通过9到12个内部资产数据(如存款和取款)来评估用户。信用卡消费等。,但现在银行不再满足于只研究金融行为,而是开始分析包括电子商务购买偏好和社会行为在内的数据。"

广州市民金可仁(音译)表示,作为一名普通用户,被银行认识让她感觉“非常亲密”。“我每年都要去海外购物。现在,我一离开这个国家,就会收到我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发来的提示信息,询问我是否要暂时增加额度。最糟糕的是,我上次去香港海港城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告诉我只要关注一下银行的微信账户,就可以得到一张100港元的海港城优惠券。我很少参与银行促销活动,但我会立即参与。”

创新需要突破三个瓶颈
然而,与海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应用大数据方面也面临许多困难。
困难之一是银行内部数据不足以进行分析。据了解,缺乏“游戏规则”,包括数据交换、定价、交易方法等。,以及缺乏第三方角色,包括数据中介、聚合器和价值链数据共享平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像英美烟草这样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生态的互联网巨头,大多数提供外部数据的公司仍然是孤立和分散的。“尽管他们已经开始关心数据资产的使用和实现,但他们没有能力打开整个链条。”阎石说,信息服务提供商正试图建立这样一个平台。“iSoftStone成立了一家新的数据资产管理公司,为银行和其他行业提供外部数据管理和服务。”

第二个困难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信息安全。业内专家认为,国内银行的数据安全水平参差不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体系架构和技术手段准备上相对完整,而中小银行相对薄弱。此外,同一银行不同部门的信息安全水平也不同。信息技术部通常高度警惕,而业务部相对较弱。在竞争压力下,如果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很容易诱发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服务需要引入相关标准和政策来保护用户隐私。”张越表示,国内银行也需要增强安全意识。

第三个困难是评估大数据的有效性。“事实上,大数据不能治愈所有疾病,其应用效果因银行而异。重要原因是引入的外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阎石告诉记者,技术可以在消除“脏数据”(不能用于分析且质量不高的数据)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交叉核对,从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度。性帮助银行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
标题:大数据为金融业“精确制导” 交易数据可识别寿险客户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09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