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9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海外房地产于3月24日发布了2014年度业绩。与200多亿元的年利润相比,更大的优势在于巨额的资产注入。
根据公告,持续了两年的中国建设部门的整合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建设资产338亿元(报价601668,咨询)(601668)。上海)正式注入中国海外房地产,为中国海外房地产带来1092万平方米的优质土地储备。

作为中国利润最高的房地产企业,在注入母公司资产后,将形成一个房地产巨头,这将使第一梯队的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海外房地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郝建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的合同销售目标暂定为1,680亿港元,该目标将在资产注入完成后适时调整。
注资成立巨无霸
3月24日下午,中海地产在发布其年度业绩时宣布,已从其母公司中国建设获得巨额资产注入。
公告显示,中国建设有意将旗下子公司和关联集团公司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中国海外房地产。上述资产是中国建设在mainland China和伦敦的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截至1月31日,总建筑面积为1092万平方米。

双方已于3月24日签订协议,总购买价格为338.2亿元。其中,面积1092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项目价值18.2亿元。收购完成后,中国海外房地产还将以320亿元的收购目标偿还股东欠中国建设的贷款。

收购的资金将通过向中国建设发行新股获得。中国海外集团是中国建设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国海外房地产的母公司,将认购16.9亿股,每股25.38港元,总认购价约为人民币338.2亿元。

事实上,这种资产注入可以追溯到两年前。
中国建设是中海地产的母公司,中海地产是其最具优势的房地产公司,但除此之外,中国建设还拥有中海鸿洋等中国建设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其中,中海地产拥有中海鸿阳38%的股份,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是中海地产的补充。

此后,中国建筑系统加快了整合。2013年8月5日,中国海外房地产宣布,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建设计划将中国建设房地产部、中国建设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注入中国海外房地产。

2014年1月28日晚,中海地产宣布仍在与中国建设进行注资谈判。同一天,作为一项过渡安排,它与中国建筑签订了一项委托管理协议。委托期为三年,正式接管中国建设的房地产业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建设房地产。

收购完成后,上述托管协议也将终止。
去年赚了282亿港元
在资产注入之前,中海地产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相对盈利的房地产企业。
财务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外房地产营业额为1200亿港元,同比增长45.5%;净利润为282.1亿港元,同比增长21.7%;股东应占利润为276.8亿港元,同比增长20.1%。

中海地产去年的毛利率为32.7%,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净利润为23.1%,保持行业高水平。
据中国海外地产统计,公司净利润连续12年增长超过20%,过去5年股东分享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29.3%。
就销售而言,中海地产也是少数实现目标的房地产企业之一。2014年,中海地产实现销售额1408.1亿港元,与去年初设定的1400亿港元销售目标基本持平,销售面积940万平方米。

中国海外地产表示,2015年,其新增土地的可开发建筑面积将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地产表示,将逐步提高投资物业的利润率至公司利润的20%。公司正在开发和将要开发的商业地产面积为380万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预计在2017年底前完成。

“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进入新常态,未来几年,行业整合的速度和程度将会提高。”郝建民表示,中海地产将推进合资、并购等多元化增长模式,加快业务发展,扩大规模。
标题:中海地产获中国建筑338亿注资 组建巨无霸房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2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