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0字,读完约2分钟
探索改革在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和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中的潜力,解决改革中的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审议通过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深化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开放计划。
会议指出,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举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运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粤、津、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扩大后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成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创新发展的先锋,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营造法治商业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解决改革问题。

会议强调,四省市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支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方案,做好各项改革开放试点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要及时总结和评估试点的实施效果,形成更多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改革经验。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余韶认为,每个自由贸易区根据其地理位置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上海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样本,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外部资本账户渠道。天津定位于离岸金融和金融租赁,辐射京津冀,对接中韩自贸区。福建主要发展与台湾和东盟的贸易,而广东在服务业上连接香港和澳门。

据会议介绍,“上海自由贸易区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深湾宏远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粤、津、闽三地更注重推广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功政策内容,贸易和投资开放将成为四个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竞争领域,尤其是“负面清单”管理的试点和突破,将成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竞争手段。

李慧勇认为,天津、福建和广东已经受益于贸易物流、园区开发等相关领域。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打破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性、体制性障碍,深化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余韶预测,在提高立法质量、理顺权力运行机制、资源环境成本内部化三大改革趋势下,环保、农业、园林、节能减排设备等行业将充分受益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标题:粤津闽自贸区总体方案获批 探索破解改革难题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2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