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6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随着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规模越来越大,海外农业合作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企业面临海外买家违约、被拒、破产等商业风险,进口国检验标准突然提高等政治风险逐渐增加。如何有效防范海外信贷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农业走出去必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承保数据,201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达到113亿美元;承销海外种植园、农业经济合作区等30多个海外农业投资项目,承销金额近10亿美元。同时,数据也显示,海外买家的违约和拒绝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收不到外汇的主要原因。2014年,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向农业出口企业支付了3700多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买方违约造成的损失金额占企业全部损失的84.4%,买方拒绝造成的损失金额占企业损失的11.7%。造成损失的其他原因包括政治风险、买方破产和开证行违约等。

山东大蒜又回到了风险话题
今年年初,山东蒜农出口韩国的2200吨大蒜因韩国质检不合格被退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这一事件中,蒜农因退货而遭受巨大损失,并打开了贸易纠纷的申诉之路。在出口运输过程中,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买卖双方因质量纠纷而导致的违约和拒收案件频繁发生。质量纠纷,包括数量、质量、包装、农药残留等方面的质量纠纷,是导致拖欠和拒收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无法正常收汇的重要原因。

对此,中国信保专家建议,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降低质量纠纷引发的收汇风险:一是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规格、包装、检验检疫标准、检验机构、质量异议期限等。,既有利于明确责任条款,又要注意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地点、争议处理期限等问题,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是严格执行合同,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重量和包装方式装运,避免因自身违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第三,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有效规避质量纠纷背后深层次的海外买方信用风险。

据了解,从企业的实际受损情况来看,海外买家往往因自身资金短缺或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而拖欠货款或以质量问题为借口拒收货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已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而买方不能提供货物质量的有力证据,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可以赔偿农业出口企业高达90%的损失。

切实保护“走出去”农业企业的海外利益
从实践经验来看,随着海外信用风险的暴露,政策性信用保险作为一种确保外汇收汇安全、维护海外利益的有效金融工具,正逐渐受到农业企业的青睐。据了解,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可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前者可以通过信用证或非信用证方式为农产品出口企业从中国出口提供出口风险保障。信用期在一年以内;后者可以为海外农业项目投资企业提供风险保护,避免因政治风险如征用、外汇限制、战争和政治骚乱、违约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中国信用保险的承保实践表明,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亚洲(占出口总额的62%)、欧洲(16%)和北美(12%),主要出口产品为水果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企业海外农业投资项目大多在东南亚、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大豆、棉花、糖、棕榈油和天然橡胶。

从近年来中国信保承保的农产品出口和海外农业发展项目来看,目前中国农业企业主要面临以下风险和困难:一是农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仍然是小微企业,龙头企业稀缺,抵御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据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出口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农业企业有38家,出口规模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有1.5万家。第二,海外农业合作项目面临很高的政治风险,这使得许多企业气馁,害怕出国。一方面,农业高度依赖土地,土地产权纠纷很容易导致群体冲突甚至政治动乱;另一方面,农业投资所在的大多数国家都是政治局势不稳定、法律制度不完善、投资环境差、政策多变的发展中国家。第三,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农业出口企业规模小,融资困难,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需要高资本周转率;海外农业项目投资额高,资金回收周期长,企业融资需求大。政策性信用保险的风险担保和融资功能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上述问题。

云南某果蔬生产企业在2011年成立之初就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借助中国信保,筛选优质客户,拓展海外市场,获得银行融资。在其成立的第一年,它实现了2490万美元的出口。2014年,出口规模超过1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下的银行融资累计超过2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重庆某粮食企业积极寻求海外资源,希望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自2013年起,中国信用保险为集团投资巴西大豆种植项目提供海外投资保险服务。该项目总投资近4亿美元,计划在巴西建设一个集大豆种植、加工和储藏为一体的大豆产业食品工业园,净种植面积约9万公顷,年产大豆近28万吨。该项目实现的大豆回报可为集团提供稳定的大豆原料。

政策性信用保险继续发挥作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更加积极的农业“走出去”战略,并首次对有效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完善边民互市贸易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支持海外农业合作发展”等。为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拓展海外农业市场勾画了宏伟蓝图。

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的重要部署,公司将采取三大措施,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和配套金融服务:一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对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和农业投资项目给予有针对性的核保优惠;二是结合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特产的情况,尽快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农业子行业出口专项扶持措施;三是进一步优化境外投资保险产品,提高境外投资保险承保能力,加强与境外投资保险下的银行合作,更好地满足企业风险控制和投融资需求。
标题:政策性信用险鼎助农企“出海”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2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