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89字,读完约14分钟
近日,北京召开业务工作会议,总结2014年业务工作,部署2015年业务领域重点工作。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4年,市商务委从实施稳增长措施、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狠抓结构调整和升级、夯实民生服务基础四个方面入手,全市商务领域主要指标稳步推进,改革步伐继续加快。2015年,业务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商品进出口与上年基本持平,服务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超过9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50亿美元。

北京市商务委表示,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巩固和增强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生活服务业质量,推进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面对新常态下消费市场的特点,北京市商务委通过平台建设、政策引导、拓展消费空空间和发展特色消费四个维度促进消费增长。今年,商业工作将继续推进流通现代化,释放消费潜力。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将通过优化政策导向和丰富供给内容来激活消费者需求。去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456.9亿元,增长69.7%,占社会零售额的15.1%,通过出台政策鼓励网上零售额健康发展、举办2014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等一系列方式,带动社会零售额增长6.7个百分点。今年,网上消费将继续快速增长,力争实现网上零售额约1750亿元,约占社会零售额的17%。此外,将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如丰富“进口商品购物节”的组织形式,引导企业根据参与国的商品特点通过渠道销售。

为了刺激活跃的消费市场,去年北京主要开展了点击消费、国际食品交流等8项全市性主题消费推广活动,支持区县和行业协会开展了80多项消费推广活动,组织老字号企业参与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展览活动,开展了“寻找北京老字号原创”系列工作。今年,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将在继续去年活动的基础上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例如,加强与旅游、文化等部门的联系,促进传统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优质发展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将相应调整和优化。去年,北京各区县共拆除、关闭、升级改造了217个市场,封闭面积达218.8万平方米。昌平等区县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北京已经清理了75个非法垃圾回收市场和1132个无证垃圾回收场所。

在消除低端业态的同时,北京将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优化总部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总部经济发展。鼓励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地区总部,引导各类跨国公司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落户北京。今年,北京将完善会展业推广政策,加大城市会展业的国际宣传推广力度,支持建筑经济发展,鼓励商业建筑管理单位升级改造公共办公环境和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升级改造约10个商业建筑公共服务平台。

在吸引外资方面,北京进一步聚集高端企业。2014年,全市新增外资总部企业11家,共259家,其中153家为我市认可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R&D新增外资机构37家,总数503家。这个城市有762家跨国公司的总部企业和R&D机构。《财富》500强企业新增投资项目19个,北京共有287家《财富》500强企业投资698个项目。

在便利商业领域,北京还将引导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加快便利商业的连锁和品牌发展,鼓励连锁超市和品牌便利店企业扩大直营连锁规模。去年,北京新增或改造了100家固定早餐店,新增40家配备早餐服务的连锁便利店。

对于电子商务企业,今年将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的产业整合,特别是与传统企业的联动。北京市商务委将搭建传统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对接平台,组织百货店、老字号、连锁超市等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对接,以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物流系统方面,推进物流托盘标准化试点,提高物流效率,大力发展城市物流终端联合配送,扩大联合配送服务覆盖面。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去年,北京在城市物流末端建立了218个联合配送网点,覆盖近1000个社区和大学。

提高生活服务业质量,帮助建设世界级宜居首都
社区业务将继续改善。今年将建成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商业便民服务的七大基本功能(便利店、早餐、便民餐厅、美容美发、洗染、再生资源回收、代收代付)将全面覆盖全市社区。目前,北京90%的社区已经实现了商业便民服务七大基本功能的全覆盖。据了解,社区商务将在方便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社区商业将探索发展一站式便利服务网点,在核心区培育5个社区商业便利服务综合体,在中心城区新培育10家配备便民餐饮、洗衣收集、支付终端等功能的连锁便利示范店。开展综合生活服务示范区建设,引导各类品牌连锁企业捆绑进入,整合家政、美容美发、洗染等便民服务业态。

今年,社区商务也将聚焦社区电子商务,引导电子商务多渠道、多形式的整合发展,拓展电子商务在社区便民服务、农产品(报价00061、咨询)流通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鼓励企业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今年,将推动在商业建筑中建立60个智能餐饮自助柜,尝试发展智能餐饮。同时,还将启动社区智能终端生活服务信息的推送,丰富生活服务智能终端的功能。

便利商店团队将继续扩大。今年将新建或改建100家固定早餐店,40家配备早餐服务的便利店,2个主食加工配送中心,1100家标准化早餐店和示范店。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将筹备成立北京蔬菜流通协会,并将培育约三家龙头农产品零售企业。

在社区商业的基础上,生活服务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介绍,今年将实施提高生活服务业质量行动计划,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生活服务行业的便利性将显著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将显著提高,品牌建设和特色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经营环境的法制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去年,西城区率先启动了生活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建成10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人民生活服务中心”。今年年初,西城区为住在北仙阁的人们新建了一个服务中心。该中心前身为北仙阁蔬菜市场,现已升级为北仙阁生活服务中心,提供早餐、超市、果蔬、维修、主食厨房、家政和美容等多种形式。

北京市商务委除了继续关注社区业务外,还将继续加快品牌建设,继承老品牌,培育“新品牌”,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提升市场丰富度。今年,还将按照国际商业街区、国内知名专业商业街区和北京文化特色商业街区,引导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分类升级。

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确立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表示,今年将充分发挥北京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互联网与信息服务、文教服务、金融服务、商务与旅游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六个重点领域的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提升北京服务业的开放发展水平。

据统计,2014年北京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0.4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连续13年实现增长,全年吸引外资规模创新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13.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87.7%。其中,以商业、信息、科技、金融、物流等服务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外资增加31%,占全市的65.5%;投资型总部、融资租赁和科技研发项目实际外资分别增长1.4倍、54.2%和43.8%。

今年,北京将抓住新机场和通州市分中心建设的机遇,拓展招商领域,优化招商结构。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资、股权投资等利用外资新方式,探索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北京不仅积极利用外资,而且近年来北京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至2014年,全市累计海外直接投资114亿美元,年均增长67%;其中,2014年,我市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54.6亿美元,从2011年的第八位跃居全国各省市境外投资第二位,是2004年的33.6倍。

据悉,北京将加快海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全市实施方案,加快服务企业“走出去”。对于有利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技术和品牌“走出去”的重大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要优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服务。

在外贸方面,政府部门转变了职能,大大降低了北京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根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信息,2014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共减少出口商品法定检验目录1700多种,进口商品自动许可204种,减免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5031.2万元。

此外,京津冀通关一体化为外贸企业带来了便捷的通关环境。2014年7月1日,北京和天津率先在中国业务区启动通关一体化改革,并于9月22日将其推广至石家庄海关。京津冀地区通关一体化使三地企业受益第一,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2014年,北京口岸海关监管货物总量2101.7万吨,增长363.1%。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为北京进出口货物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全年北京企业通过京津冀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128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1%,其中进口总额97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市进口总额的27.7%。

京津冀地区通关一体化改革后,外贸企业不仅提高了通关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且通关效率也显著提高。据悉,企业的通关时间平均节省了20%-30%。跨境地区通关时间明显改善,北京企业本地报关通关时间较6月减少24小时。同时,企业成本下降。北京企业通过天津港进出口(报价:600717,咨询)。在货物当天到达且正常通关的情况下,通关成本比改革前降低了1/3。

另一方面,北京进口商品的运输渠道也在不断完善。2014年1月,北京百子湾海关特殊监管场所经北京海关批准成立。今年3月,一列开往哈萨克斯坦的专列货运列车成功装船,共装载41个集装箱,这是我市8年来第一列货运列车。11月底,北京企业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材料从欧洲成功装船,经欧亚大陆桥铁路运抵郑州,然后转运至百子湾海关监管站通关。全程12000公里,运行时间23天,几乎是海运的两倍,通关时间1天,比海港通关快近2个工作日。这条进口铁路通道的成功运营,标志着百子湾通过郑欧板列的开通,成功地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北京,为北京的进口货物提供了一条新的运输通道。

2015年,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北京将加快北京电子口岸建设,稳步推进本市口岸与沿海和边境口岸的通关合作;全面推进海关稽查合作“三个一”(一申报、一检查、一放行),逐步建立单一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京津冀对外贸易发展合作机制,探索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合作模式,促进两地保税区的协调联动,加强京津冀与边境口岸的合作,促进业务发展。直行,提高通关效率;积极争取天津保税区政策和东江保税港区政策向北京延伸,实行政策共享。

实施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部署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
为落实京津冀三地政府签署的推进市场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商务部门于去年9月联合签署了《实施京津冀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市场一体化业务行动计划》。2015年,北京市商务委将全面实施京津冀商务行动计划,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推动要素资源充分流动、高效顺畅运行的区域市场体系形成。

一是有序推进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的调整和缓解。严格执行商业领域新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引导区域物流批发功能转移和转移。启动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的调整和升级,支持区县对现有商品交易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对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进行调整和放松。

二是推进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探索和推进服务首都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建设。通过联合供应保障、农业超对接、直销等方式,进一步深化与河北省蔬菜主产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畅通农产品进入资本市场的绿色通道。

三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政策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向北京内陆港口延伸的政策。支持天津港(集团)公司参与通州港建设。鼓励北京外贸货物代理、物流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立物流仓库和大宗商品配送中心。为服务京津冀地区发展,制定新机场口岸建设规划。建立京津冀打破行政壁垒对接团队,完善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的优先处理和协同处理机制,优先处理三地注册企业举报投诉。落实三地业务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业务对接合作。

2014年,京津冀商务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三地商务部门促进了区域物流业的协调发展。马房物流基地与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企业投资建设曹妃甸国际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物流中国”公共信息平台服务京津冀地区近5万家成员企业,拥有100多万辆货运车辆和近30万条日常交易信息匹配。支持区县加强与蔬菜产地的合作,河北蔬菜基地在北京开设了56家直销店。本市连锁超市和老字号企业积极拓展在天津和河北的业务,共有约100家门店。

在京津冀合作方面,除了在贸易和流通领域建立区域市场外,还将协调和促进港口一体化。一是建立京津冀对外贸易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三地外贸部门之间的沟通,探索合作机制模式;沟通十三五规划进展,推进三大综合保税区政策共享,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研究起草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对外贸易合作发展。二是落实“三个互利”,推进通关建设。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协调天津相关方的支持,根据两市合作协议的内容不断优化海关监管体系,支持肉类进口集装箱在天津港落地后立即自动配送,以商业印章直接转移的形式到达平谷港,进一步提升区域通关便利化水平。三是推进平谷港退税政策的实施。我们将会同天津商业部,积极向内陆启运港寻求出口退税,即以平谷马坊陆港为天津内陆启运港,货物一到达平谷港就启动出口退税政策。
标题:北京着力增强商务内生动力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5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