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国内近10家交易所相继推出的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正迅猛发展,同时也在积累风险,许多问题最终会暴露出来。
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系统的弱点
虽然各交易所在交易制度设计上各有特色,但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交易所是营利性企业法人,缺乏自律机制和有效的外部监管。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不同,这两个交易所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它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因此,没有有效的监督,就很难把握利润动机与自律机制的关系。

第二,联交所对收受赌注者的恶意投机缺乏有效的限制。一些交易所为了活跃交易、吸引人气和收取过高佣金,纵容、纵容甚至鼓励收受赌注者的恶意投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尽管省级金融管理部门在批准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时总是强调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这只是一项原则。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明确的处罚机制,它成了一纸空文件。

三是交易所的风险预警系统、保证金系统和限价系统不能控制风险,只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托管上市集合物实物的安全,不能有效控制电子交易的风险,实际效果极其有限。

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先天不足
从各种交易所的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模式来看,其实质是一种典型的“博傻游戏”,对庄家几乎没有有效的约束,可以随意坐在村里,赢家可以独吞。
从交易品种的角度来看,在邮政货币卡市场上很不受集邮者欢迎的邮票一般溢价较高,而在邮政货币卡市场上很受集邮者欢迎的硬币溢价适中,甚至有折扣。主要原因是由于硬币的大量分散,收受赌注者很难控制邮政货币卡的电子交易,他们缺乏做更多事情的意愿。过去,在邮政货币卡现货市场上不受集邮者欢迎的邮票受到了收受赌注者的青睐,而且通常溢价较高,因为它们更容易购买和控制。这不仅是邮资已付电子版价格偏离现货价格远高于硬币品种价格的最重要原因,也是电子版交易品种本身缺陷导致的非系统性风险。

从交易平台的角度来看,由于交易所在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利益的驱动下,由于内部风险控制的失败和外部监管机构的缺位,交易所及其工作人员容易出现虚假宣传、内外勾结、欺诈交易和放任投机等诸多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交易系统的缺陷和交易所本身的问题,在交易所进行电子邮政货币卡交易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

我们为什么要停止邮政货币卡的电子交易
从理论上讲,邮政货币卡的现货交易价格是电子磁盘交易价格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种类的电子光盘的交易价格已经远离现货交易价格。电子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基本面没有逻辑联系。目前,银行在邮政货币卡电子交易中的盈利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通过庄家开仓后提价的包裹投机模式,并在获得更多成功后陆续发货。对于大型基金来说,由于缺乏对手,这种类似于零和游戏的“博傻游戏”继续玩下去的前提是通过“赚钱效应”吸引更多的新人和新资金进入市场。

然而,问题在于,金融市场从未出现单边上涨的“牛市”。当邮政货币卡的电子盘因政策利润空或资金流动中断而“崩溃”时,最受伤害的是中小投资者,他们在信息方面处于劣势,因此损失惨重。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即使他们带着一堆邮政货币卡从市场上撤出,这些邮政货币卡的现货市场价格远远低于电子磁盘的购买价格,根本不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

总之,一方面,交易所不能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提供平等和透明的交易机会;另一方面,它仍然有非常严重的投机和价格操纵,这很容易引发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金融风险,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主管部门应在尽可能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渐进的时间表,及时全面地停止交易所邮政货币卡的电子交易。

(作者是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高级艺术经济学家)
标题:应适时叫停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交易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5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