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5字,读完约2分钟
“宏观总量政策要把握方向和力度,提高调控的灵活性。当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整,以防止经济惯性。与此同时,还应注意防止过度的“放水”加剧结构性扭曲,推高债务和杠杆率。”央行在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适度从紧、适时适度的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持续发展。

关于价格问题,报告认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外部需求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变化,国内经济仍处于三个阶段的重叠阶段,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下行压力仍较大,国际商品价格可能保持低位,这将对未来价格产生影响。然而,经过前期的快速上涨后,居民对价格仍有强烈的感觉,价格预期不是很稳定。总的来说,影响价格走势的既有需求方因素,也有供给方因素,它们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价格下跌也可能对市场预期和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并密切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对此,我们要区别对待,抓住重点,多管齐下,统筹规划。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根据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调整流动性水平,维护货币市场稳定。

“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金融服务,继续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进一步拓宽规范化、市场化融资渠道。”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发展金融的作用,支持棚户区改造。坚持标本兼治,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清理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金融供给,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报告强调,要继续推进同业存单的发行和交易,探索为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逐步扩大金融机构债务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继续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贷款基准利率(lpr),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建立和完善央行利率控制框架,加强预期导向,强化价格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汇率的市场决定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标题:央行将优化政策组合 继续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1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