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6字,读完约3分钟

伴随着春节的欢乐,一向平静的家装行业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是“海尔地产蔡赟网”与“拥有生活网”联手,以“收费”模式共享资源,抢占在线装修平台的入口;紧接着,小米的“顺威资本”注入了“爱空屋”,并高调宣布了跨境互联网装修领域...“挡箭牌”无一例外地打出了“零利润、短工期、标准化施工”的旗帜,激起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其耀眼的网络标签也让传统家装行业冷静下来。

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虽然房地产行业拥有数万亿的市场容量,但家装行业一直无法摆脱分散粗放的产业格局,这直接导致行业利润越来越薄。家装行业复杂的产品线、较长的服务链、较大的周期跨度等行业特征曾使其与互联网的冲击隔离开来。一些较早尝试互联网的网站,如齐家。首先是团购,然后是围栏。该网站坚持社区论坛模式,也坚持将家居装修平台转移到互联网上。然而,新一轮的互联网家装o2o大战产生了“快速、便捷、规范”的互联网思维利器,颠覆传统家装行业模式的势头强劲。

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痛点营销是当今互联网上经常谈论的一个时髦词。害怕不知道商品的是消费者的失落和不满,但他们害怕将商品与商品进行比较,并探索和制造营销空屋。就像互联网“沉浸”在所有其他行业一样,这一次,互联网家居装修也触及到了每个消费者装修的“痛点”:报价高、工期长、装修过程无忧、质量无保证。互联网上的新人们为抗击“顽疾”付出了巨大努力:最高性价比、快速装修、标准化、app全流程产品和服务,每平方米价值“x99元”。改造后,它将被简化为:在网上下单——应用跟踪进度——竣工验收。这和在淘宝上买衣服没什么不同。

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然而,在这个行业的全面愿景出现之前,仍有许多实用的细节值得推敲:不管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装修需求如何,过去通过实地考察和不断监督施工过程所不能达到的质量和数量,能否通过改用高科技应用程序得到完美解决?此外,“没有最美妙的公寓类型,只有更美妙的公寓类型。”什么样的标准化模块能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公寓类型?此外,“萝卜快,不洗泥”,如何确保“快工做细工”在压缩的工期内?看来,被痛点打击后的消费仍需“从痛苦经历中做好准备”并保持谨慎。

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肆虐的互联网装修热并不仅仅来自“硬安装”的利润,而是一场被行业变化包裹的“港口”纠纷。

家装行业的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材料和劳动力。虽然互联网公司可以凭借渠道优势降低一些标准化产品的成本,甚至通过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但599元或699元每平方米的报价远低于一般市场价格1500元每平方米。短期不赚钱,这就使得互联网企业争夺血液的“痛点”只能是长期——通过早期亏损来抢占客户流量的“硬装”。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巩固了一定的客户粘性,就可以展示后续的“软装修”甚至智能家居布局,实现前端资源的后续利用。这也是每个互联网装饰企业的大数据业务抱负。

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今天,网络装饰的红海大战才刚刚开始。消费者能否实现“性价比最高”的梦想,网络装饰企业能否如愿以偿赚大钱,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题:互联网装修到底戳到谁的痛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