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6字,读完约5分钟
业内普遍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几个地方都是上市公司,这样复杂的合并不具备短时间内完成的条件
业内普遍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几个地方都是上市公司,这样复杂的合并不具备短时间内完成的条件
春节期间,中石油和中石化将合并的消息打破了平静的新年气氛,令整个能源行业震惊。
据报道,石油行业将进行大规模重组,除中石油和中石化外,中海油和中化也将合并。受此影响,中石化股价大幅上涨,一度上涨逾4%。截至昨日收盘,中石油(601857,咨询)上涨1.35%,中石化(600028,咨询)上涨3.40%。

对此,中石化发言人鲁大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内部从未听说过此事。”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几个地方都是上市公司,这样复杂的合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石油巨头合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双方在海外开发时相互竞争。
短期内不存在合并条件
据媒体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对大型国有石油公司进行超级合并,寻求创建一家能够与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公司竞争的领先企业。方案一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合并,方案二是中海油和中化的合并。

根据该报告,经济顾问应领导层的要求,正在对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除了惊讶之外,业内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大的重组和合并是不太可能的。
中石化发言人鲁大鹏昨日被媒体问及此事。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首先,我们内部从未听说过这件事。第二,我们的原则是不评论谣言。我的个人身份不适合对此事做出任何判断。

事实上,《证券报》联系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内部人士对第一反应感到震惊,并表示合并难度太大。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chansons Capital执行董事沈梦对《证券日报》表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几个地方都是上市公司,如此复杂的合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与此同时,中宇信息分析师张永浩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虽然今年中央企业的整合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它们都是大型上市企业,暂时没有合并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4年“世界500强”名单中,中石化历史性地取代了埃克森美孚,位居世界第三,刷新了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排名中的历史。最高排名记录;中石油上升一位至第四位。

此外,中石油比埃克森美孚大70%,2013年底资产达到6000亿美元,甚至其上市子公司中石油也比埃克森美孚大10%。
据一些业内人士称,企业的平均收入和资产接近世界500强,但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数据——企业利润明显不同于美国企业。
沈梦指出,埃克森美孚面临的所谓挑战的关键不是规模,而是效率。从销售收入来看,两桶石油与美孚相似,但美孚在净利润上遥遥领先,主要是因为两桶石油的人员成本是美孚的几倍。然而,如果这两桶石油简单地合并,可能不会有更多的效率提高。

或者是为了石油公司的海外发展
虽然业界对石化二人组的合并并不乐观,但所谓的一切皆有可能,而且传言并非空.
特别是从目前中央企业的整合来看,去年中国南车(601766,询盘)和中国北车(601299,询盘)被确认合并,以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在通信领域成立了一家铁塔公司,移动通信的所有基础设施资源都包含在其中进行独家运营。几年前,中国联通(600050)和中国电信合并的传言也充斥着资本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合并是为了防止两家公司在收购海外资产时相互竞争,这类似于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的起点。
对此,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师关认为,中国石油行业的重组方向是正确的,这也有利于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但实施合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沈梦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真的考虑推动国内石油企业的变革,他们对中石油和中化、中石化和中海油更为乐观,因为石油企业的合并必然会受到资源储量和炼油能力整合的影响,而中石油和中化、中石化和中海油在产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无论有没有有争议的领导者,都更有可能成功完成整合。

张永浩还认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业务涵盖了整个石化行业,这可能是因为两者的业务重叠度相对较高,这种整合在行业中可能更具优势。但这与打破垄断、倡导竞争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对于中海油和中化的合并,业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在沈梦看来,中海油和中化的合并仍是第三次,这不会改变目前以两桶石油为主的局面。虽然上述两个方面是互补的,但中海油的资源在海上和海外,很难说它能对中化的炼油能力产生多大的整合效应。

但与此同时,业内一些人士表示,中海油与中化集团的合并仍是可行的,双方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标题:石化双雄合并传闻致股价大涨 业内称短期不具合并条件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2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