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长春1月15日电(记者赵丹丹)“您好,您点的饭菜已经端上来了。请自己上菜。没什么?请摸摸我的头,让我回去工作...谢谢你。祝您用餐愉快。”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桂林路附近的一家餐馆里,两个会说标准中文的机器人热情地为用餐者服务。“达”机器人“服务员”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用餐体验。

“这太有趣了,就像动画片里的一个角色,”店里的一个孩子说,他是和父母一起体验的。当我第一次见到机器人服务员时,店里很多顾客拿起手机用相机拍照,有些人兴奋地和机器人拍照。

餐厅经理张巨科(Juck Zhang)表示:“我的餐厅位置相对偏中心,但自从机器人服务员上任以来,前来就餐的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
这两个机器人大约和小学生一样高,重约45公斤。它们由空航空公司的铝制成。他们是红色和蓝色的,圆头,面部表情多样,能说简单的句子。他们手里拿着托盘,沿着固定的路线运送食物。内部超声波检测装置允许他们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刹车”。

张巨科告诉记者,这两个机器人的价格超过10万元,但他认为这是值得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法定节假日,餐厅服务员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至少3000元,一年3.6万元,两个服务员需要近8万元。机器人每天可以从9: 00到22: 00工作,每两三天可以充电一次,寿命为10年。这样,机器人更具成本效益。“更重要的是,这家伙不会累。只要他精力充沛,他就能满怀热情地开始工作。”朱克对张说道。

记者注意到,机器人餐厅已经在中国许多城市开业。一些大型机器人餐厅也使用机器人作为迎宾员、点餐员、送餐员甚至厨师。例如,合肥的机器人餐厅里有近40个机器人;哈尔滨的机器人餐厅要求机器人烹饪的菜肴每季度调整一次,以确保季节性和新鲜的配料;萧山的机器人也可以简单地用当地方言与客人交流。如今,机器人正逐渐走进普通人的家中,它们不再是电影中不可触摸的“神秘人物”。

张居克认为,将机器人引入餐饮场所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费用,还可以增加用餐乐趣。他说:“在未来,劳动力成本可能会继续增加,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想法。”

宁波餐馆的机器人“服务员”会说40个基本单词
自动食物递送,空盘子回收,食物介绍,跳舞和食物递送
标题:长春一餐厅:机器人服务员“萌萌哒” 老板坦言“它不会累”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7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