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5字,读完约2分钟
1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通过操纵中奖名单盗用公司代金券的案件。
被告郤诜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公司的销售经理。2013年至2014年,他利用职务之便,担任了京东公司家电销售部冰洗涤组的销售经理。在京东购物电子商城营销活动的抽奖活动中,他多次将自己的bbtmatyu等京东账户加入中奖名单,并取出京东商城电子优惠券消费,共计91,339.5元。

根据郤诜的陈述,他的行为最初是由贪图薄利和运气引起的。他负责本部门的彩票活动,从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到彩票规则的制定,到最终彩票名单的提交和公布,没有其他人对他负责或监督。通过公司的审批也很简单。因此,郤诜完全控制彩票,中奖名单上的用户信息可以由他改变或添加。

公诉机关工作人员认为,郤诜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自己的财产。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郤诜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以他应该被追究占领罪的刑事责任。公诉人建议判处郤诜1-2年监禁。

根据引言,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行为人在自己的职权或工作范围内经营的单位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京东凭证虽然是电子形式,但可以用于实际消费和抵扣现金,符合职务侵占罪客体的要求。

据了解,职务侵占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有时在认定上有一定的困难。与贪污罪相比,职务犯罪的主体地位主要不同,前者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后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与挪用资金罪相比,主要取决于犯罪目的的不同,前者为非法占有目的,后者为非法使用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阎石安表示,近年来,职务侵占罪频频发生,其中一些是由商业纠纷引起的,但大多数发生在一些大公司。经理和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本单位的财产,手段相对隐蔽。一些大公司工作人员的涉案金额不低于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腐败犯罪的金额。一些公司和企业不想在工作事件发生后“在公众面前暴露他们的卑鄙行为”。因此,他们仍然需要公司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大力合作,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治理、完善制度和防止监督空·怀特来解决问题。
标题:白领职务侵占多发 暴露企业监管漏洞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28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