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61字,读完约12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比上年末增加710万。
2014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增长0.29‰。
就性别结构而言,男性人口为7.0079亿,女性人口为6.6703亿。总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05.06 (100名女性),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15.88。
从年龄构成看,16岁至60岁(不含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67.0%;60岁及以上人口2.124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亿,占总人口的10.1%。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居民人口为7.4916亿,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农村居民人口为6.1866亿,减少1095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
有2.98亿人户籍不在同一乡镇街道,且离开户籍半年以上(即与家庭分离的人口),比去年年底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53亿人,比去年年底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7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931亿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以下是国家统计局数据的全文:
(2015年1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的国内发展、改革和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大趋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培育创新动力。新常态下,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运行,呈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据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季度方面,第一季度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第三季度增长7.3%,第四季度增长7.3%。工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万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5%。

第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亿吨,比上年增长516万吨,增幅0.9%。其中,夏粮产量1.366亿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粮食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棉花年产量为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猪、牛、羊、禽年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全年产蛋量2894万吨,比上年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第二,工业生产运行在合理的范围内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3%。分为三类,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增长3.2%。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中部地区增长8.4%,西部地区增长10.6%。就产品而言,464种产品中有329种的产量比前一年有所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销率达到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0.75%。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620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主营业务利润52944.5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每100元成本为85.91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9%。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50.2005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61629亿元,增长13.0%;民间投资321576亿元,增长18.1%,占总投资的64.1%。从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4.6%,中部地区增长17.2%,西部地区增长17.5%。工业方面,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万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从到位资金看,全年到位资金530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国内贷款增长8.6%,自筹资金增长14.4%,利用外资下降6.3%。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6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农民)环比增长1.21%。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03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2%。新建住宅面积17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7%,其中新建住宅面积下降14.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0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1%。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6292亿元,比上年下降6.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7.8%。房地产开发企业征地面积333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12月末,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16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本金达到121991亿元,比上年下降0.1%。

第四,市场销售稳步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79亿元,增长9.3%。按经营单位分布,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6027亿元,增长12.9%。从消费结构看,餐饮收入27,860亿元,比上年增长9.7%;商品零售额234,534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商品零售额124,971亿元,增长9.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1.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5%),环比增长1.01%。

全国网络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其中,规模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达到4400亿元,增长56.2%。
5.进出口增长率下降了
全年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12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下降0.6%。进出口相抵,顺差23489亿元。12月进出口总额249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13973亿元,增长9.9%;进口10928亿元,下降2.3%。

第六,价格水平上升相对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城市增长2.1%,农村增长1.8%。分类,食品价格上涨3.1%,烟草、酒精和用品下降0.6%,服装增加2.4%,家用设备和维修服务增加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增加1.3%,运输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和文化商品和服务增加1.9%,住房增加2.0%。在食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1%,石油价格下跌4.9%,猪肉价格下跌4.3%,新鲜蔬菜价格下跌1.5%。12月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12月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买价格比上年下降2.2%,12月下降4.0%,环比下降0.8%。

7.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0%。按常住户口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全国居民收入分为五类,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7元,中低收入群体为10887元,中等收入群体为17631元,中高收入群体为26937元,高收入群体为50968元。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2%。全年农民工总数2.7395亿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幅1.9%,其中本地农民工1.0574亿人,增幅2.8%,农民工1.6821亿人,增幅1.3%。农民工月平均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长9.8%。

8.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8.2%,比上年增长1.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快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2.75,比上年缩小0.06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年能耗比上年下降4.8%。

9.货币和信贷增长稳定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增长3.2%;流通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增长2.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68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3.86万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8900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8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6.46万亿元,比上年减少8598亿元。

X.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截至201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含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含港澳台及华侨)为13.678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年出生人口1687万,出生率12.37‰,死亡人口977万,死亡率7.16‰,人口自然增长率5.21‰,比上年增长0.29‰。就性别结构而言,男性人口为7.0079亿,女性人口为6.6703亿。总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05.06 (100名女性),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15.88。从年龄构成看,16岁以上至60岁以下(不含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亿人,比去年底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67.0%,60岁以上人口为2.124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65岁以上人口为1.3755亿人,占总人口的10.1%。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居民人口为7.4916亿,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农村居民人口为6.1866亿,减少1095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有2.98亿人户籍不在同一乡镇街道,且离开户籍半年以上(即与家庭分离的人口),比去年年底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53亿人,比去年年底增加800万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7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931亿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总的来说,2014年,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在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移方式和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 突出创新动力,加强风险防范,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标题: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亿 城镇就业3.9亿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0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