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3字,读完约3分钟

■燕乐

“创24年新低”。就在国家统计局昨天上午宣布2014年gdp增长率后,所有主要网站都用这样的标题进行了报道。截至下午,“60万亿元首次突破”和“总量是日本两倍”的报道占据了主流金融网站的主页,很少有人还坚持“低创新”的说法。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不可否认,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总是以“永不停息”的观点,其中“经济放缓”是最畅销的一个。这种理论无视中国的经济事实,自言自语,欺骗了一些人。相信“经济放缓”理论实际上是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据初步统计,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美国之后的“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又一成员,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对2014年经济形势进行了评估。他指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发展质量有新提高,人民生活有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成绩来之不易。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这些变化正是我们期望实现的。

至于中国在2014年移交的“成绩单”,事实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形容它们超出了预期。然而,一些人出于惯性,不愿看到中国经济主动放缓,这也是“经济放缓论”存在的原因之一。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长期以来,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一直是“gdp第一”。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已成为共识,经济增长率不再是官员们的硬性考核指标。“告别突出的增长速度,迎来花卉的均衡发展”,这是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必然选择。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战略选择。

我们为什么要降低经济增长率?仅2013年调整后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92万亿元,3080亿美元)就超过了新加坡的年经济总量。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日本的两倍,是印度的5.5倍,并且正在接近美国。如此大的规模,我们如何能继续保持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过去,高增长是基于一个人自身的弱点;现在,“中高速增长”是基于巨大的经济规模。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积极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实现两个功能:一方面,它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只有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上,它才能为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是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这是决策者通过深化改革释放经济下行压力的初衷。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把转变和调整方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是中国经济从低端向高端跨越的关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结构将继续优化,模式将继续升级。

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在2014年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后,各行各业的经济学家一致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到7%左右。预测经济形势是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所有经济团体都不应该说“经济放缓”,给自己戴上枷锁。

标题:今日视点:不要拿“经济减速说”自套枷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