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一个经济状态成为正常状态,必须符合规律,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中国经济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这是中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中高速增长已成为新常态,这是由现阶段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决定的。目前,经济结构、技术基础和资源供给决定了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为中高速增长率。厘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意义在于:一是不要盲目追求高于潜在增长率的速度,二是充分释放潜在增长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潜在增长率差异很大。这意味着中高速是全国平均速度,也不排除一些地区有较高的增长率。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是一种常态和长期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属于新常态。随着近期世界经济下滑,实体经济中的企业面临资金不足、产能过剩、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等短期困难,这些都不属于新常态。我们不应该在新常态的基础上放弃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在合理范围内,但接近潜在增长率的下限。考虑到决定下限的因素,即充分就业,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经济增长率停止下降并趋于稳定,防止经济增长率回落到合理范围之外。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新常态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经济建设观念进一步从增长转向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研究新常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高速的速度应该是可持续的,否则就不会成为新常态。第二,保持中高速的目的是为空留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造福民生的空间,从而实现其他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新常态不仅仅是速度状态,而是中高速新常态不是孤立的,需要其他新常态的支持。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调整结构已成为发展战略的新常态。在现有的低收入发展阶段快速增长形成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偏向高消费、高污染的行业较多,产业链处于中低端,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大多不在中国,导致高产值、低附加值的问题。进入中上收入发展阶段后,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第二,很难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因此,按照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结构调整应把产业结构升级到高端,突出服务业发展;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增加附加值。过去,结构调整主要采用增量调整法。在转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后,股票调整是有条件的:第一,凤凰涅?决心淘汰过剩产能、污染产能和落后产能;第二,改变鸟笼,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创新驱动已成为转移模式的新常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即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新常态要求的创新动力应该是真实的,产业化创新应该是真实的。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不仅包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融合。因此,必须从模仿和引进创新向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转变,从跟随创新向与发达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引领创新转变,从技术创新向基于科学发现和市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转变。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标志是创新要素高度集中、充满活力,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重点,新技术孵化和研发成为创新驱动的关键环节。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造福人民的一代是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在过去的30年里,供给驱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进入中上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驱动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供给驱动力和外部需求驱动力都在减弱,收入差距扩大也削弱了发展驱动力。这就对转变发展动力提出了迫切要求。鉴于需求驱动力的长期不足,我们应改变过去低收入阶段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来协调和拉动,特别是要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驱动力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其中,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将从这些民生改善中分享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这将成为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需要明确的是,把造福民生作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并不排除投资。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关的环境治理和公共服务需要投资,而改善民生是由消费驱动的投资驱动的。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总的来说,新经济范式是一个系统。中国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形成。只要这些新常态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是可持续的,而且是高质量的。

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作者是南京大学教授)

标题:学者: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