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23日,商界公布了2015年第三周(1.19-1.23)大宗商品58的涨跌名单。数据显示,有20种商品逐月上涨,集中在化工行业(共5种)和有色行业(共5种)。涨幅居前三位的产品是纯苯(4.09%)、白糖(4.08%)和精对苯二甲酸(4.08%)。共有36种商品环比下降,重点是能源(共8种)和钢铁(共6种)。下跌最多的三种商品是wti原油(下跌4.89%)、铁矿石(下跌3.10%)和醋酸(下跌2.66%)。《经济先驱报》记者指出,第三周和第二周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上升的品种显著增加。第三周有34.48%的品种上升,而第二周只有15.52%的品种上升,上升的品种比例增加了一半;在第三周,58个品种环比上升和下降了-0.29%,明显低于第二周的-1.6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62%,减少了91.38%。第三周名单中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纯苯的飙升。第二年,周纯的苯产量下降到最低点,下降了-8.33%,第三周,它不仅回升了,而且以4.09%的增幅稳稳地坐在了增长名单的首位。除纯苯外,其他化工品种如乙二醇(+1.91%)、尿素(+0.66%)、原盐(+0.42%)和颗粒硫磺(+0)等,企业界化工行业资深分析师张明表示,在前期,化工行业的主要下滑力量几乎都是基础有机化工原料,沙特国王的去世刺激原油停止下跌。随着欧洲量化宽松计划的宣布,国际和国内石化产品纷纷增加。就目前的市场反应而言,还没有调整到位,2015年化工市场的第一阶段转折点可能会到来。另一个担忧是有色金属板块的稳步反弹。自1月14日以来,有色金属指数在周期内达到751点的最低点,并开始持续上涨,镍(+2.69%)为主导因素,大部分品种稳步上涨。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赵静认为,铜的下跌趋势暂时不会拖累整个有色金属板块的走势。多年前,由于企业库存下降、冶炼厂提前停产导致供应减少以及需求稳定,有色金属行业可能会继续复苏。数据显示,在1月的第三周,大宗商品的比重双双下降,同时出现涨跌,这与1月的前两周相比有了显著改善。对此,中国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先驱报》特约评论员刘心田表示,在欧洲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沙特国王去世等刺激原油停止下跌因素的影响下,商品市场的下跌明显放缓,甚至一些行业出现了停止下跌的迹象。 这并不排除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五个月的下跌之后,会向好的方向转变,拐点随时会出现。
标题:跌势放缓大宗商品市场已近拐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3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