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个人客户银行存款损失案件,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表示,存款不断流失,最终的支付者可能仍是投资者。

据人民金融统计,2014年,全国许多地方发生了多起存款损失案件,涉及数十名个人储户和许多上市公司。其中,杭州42名储户损失存款9505万元,泸州老窖公司损失存款数亿元。

丢失的押金去哪里了?
据记者调查,近期存款损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银行体系存在漏洞,储户信息被泄露或复制;二是银行内部人员非法操作“贴现存款”。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宣布,泸州老窖公司数亿元存款损失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主要手段是伪造银行票据。然而,近年来,客户的银行卡不时被盗,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复制客户的银行卡信息。

杭州的许多受害者回忆说,当他们存钱时,他们都遇到了银行柜台人员的促销,并承诺以某种形式的高利息将钱存入银行。杭州警方表示,这是犯罪团伙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的方式,即打着高利率的旗号骗取存款。

与“明显伤害”如制度缺陷相比,“贴现存款”更为隐秘。由于“贴现存款”通常是由资金中介和银行人员操作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储户通常需要签署“不发短信提醒、不兑换、不提前支取”等承诺。之后,存款人存入银行的钱通常会立即转移到需要钱的企业。

一位来自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部门的人士透露,在经济增长时期,借款人的还款是正常的,存款人的钱可以按时归还。然而,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一旦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存款就会流失。这暴露了“贴现存款”的潜在隐患。他认为,由此造成的存款损失不仅是存款人自己的责任,也是银行的责任。

我能拿回我的存款吗?
2013年,九桂酒业公司宣布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的1亿元存款被盗。事件发生后,尽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部分损失资金被追回,但该上市公司当年仍亏损3668万元。大部分损失仍由股东承担。

去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辛颖支行在泸州老窖的1.5亿元存款消失后,泸州老窖于今年1月9日宣布,公司已对所有存款进行了风险调查,并进一步发现两笔存款存在问题,金额为3.5亿元。

泸州老窖表示,2014年12月31日,工行中州支行1.5亿元存款到期,该行以被南阳警方冻结为由拒绝支付,并拒绝出示冻结手续。随后,该公司致信工行总行进行谈判,但直到1月8日才得到结果。另一个地方的2亿元银行存款已经报警,其资产已经被保存,被保存的资产已经超过1.2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系主任张碧琼表示,这次泸州老窖在三个月内损失了5亿元存款,最终买家很可能仍是投资者。“不仅是泸州老窖的存款,还有其他储户的存款。除非涉嫌盗窃存款的犯罪分子通过加大司法力度被及时抓获,而且钱没有被挥霍或转移,否则拿回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银行也是一个经营者,它不会承担目前可以推掉的责任。”

谁将承担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刑事和民事责任,并根据具体案件和存款损失原因做出合理判断。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当存款人把钱存入银行时,双方就形成了委托保管的契约关系。只要存款人有合法的存款凭证,并且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重大过失,双方的存款关系就自然成立,银行就应该承担支付款项的义务。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张宗新认为,如果存款人存入银行的钱被犯罪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冒领,除非存款人参与其中,否则银行将承担部分责任。
“贴现存款”造成存款损失的判断相对复杂。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学院访问学者董希淼认为,“阳光折扣”和“非阳光折扣”都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一些储户法律意识薄弱。一方面,他们私下里获得很高的贴现利息,但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存款存在于银行是理所当然的,业务处理也是在银行场所进行的。如果出现问题,银行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而言,从事“贴现存款”业务的银行人员违反了《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第84条规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回扣、手续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罗志)
标题:多地曝银行存款丢失 买单者或依旧是投资者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4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