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7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电-资本市场M&A大戏再次拉开帷幕,大智慧宣布计划以85亿元人民币“并入”蔡襄证券。随后,大智慧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上下波动。然而,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大智慧和蔡襄证券的业务存在诸多隐患。

大智慧欢迎“婚姻”。蔡襄证券的新湖部门也是“污点”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1月22日,大智慧宣布将发行13.56亿股a股,以现金支付2.98亿元购买蔡襄证券100%的股权,总交易价格为85亿元。同时,作为配套融资,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27亿元,用于蔡襄证券增资和补充营运资金。

大智慧与蔡襄证券“联姻”的消息一传出,大智慧就在23日开市,被一笔每日最高限额为6.58元人民币的大额订单封杀。至于“喜结连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券商行业整合将成为常态,市场化重组趋势将日益明显。

对于此次收购,一些市场人士分析,通过此次收购,新湖集团在大智慧方面的话语权也有所增加,这甚至可以理解为新湖集团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采取的一个举措。事实上,在此次收购之前,新湖宝,一家新湖百货旗下的上市公司,已经持有大智慧4.48%的股份,大智慧是其第三大股东。

“婚姻”背后的大智慧和蔡襄证券都有自己的隐忧
“互联网公司+券商”的组合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然而,蔡襄证券的资产管理业绩令人担忧。据《投资时报》报道,去年,证券的混合资产管理产品金润在389种部分股票产品中排名倒数第二。去年上半年,上证综指在2000点至2100点之间波动。然而,蔡襄金润支行遭受了29.2%的巨大损失,管理报告中并未解释这一大幅下降的原因。

与此同时,另一种混合资产管理产品——蔡襄金禾2号,也于去年8月8日进行了清算。清算时,蔡襄金河二号的二级净值仅为0.572元,几乎“减半”。
此外,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去年,蔡襄证券还因违反两项金融业务被中国证监会通报批评。具体细节是蔡襄证券为39名不合格投资者非法开户。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网记者也发现,大智慧的基本面在最近两年有些捉襟见肘。根据财务数据,该公司2012年遭受了2.67亿元的巨额亏损,2013年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勉强盈利1166万元。一些市场分析师曾指出,大智慧的经营数据不符合证券公司的股东资格。
标题:大智慧湘迎“娶”湘财证券 “联姻”背后各存隐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4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