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70字,读完约11分钟
在经历了从暴利到微利再到微利的商业转型之后,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关村园区的企业主们敦促他们走出去,掀起第二次创业热潮。
《时代周刊》记者傅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关村正试图突破行政壁垒和资源限制,通过市场将其科技成果与全国各地的企业联系起来。
不久前,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作会议和中关村天河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天河转化促进中心”)启动会在北京举行。天河转化促进中心推出了中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指标,在企业与科研成果“匹配”之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目前,上述科技成果市场转化成熟度评价体系已收到上海和承德企业的合作邀请。
从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街开始,经过30多年的四次转型,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它的地盘不再局限于北京海淀区,而是扩展到北京的1个区和16个公园,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的一个全新模式——江苏中关村和贵阳公园。

“即使中关村拥有良好的商业成长环境和技术孵化条件,中关村也不能再固守一个地方。它必须走出去,技术和企业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时代周刊》采访的许多中关村企业家表示。

区域经济监管者
就最初的形成模式而言,中关村的“自治”程度仍然相当高。
据《中关村真相》一书的作者钟奇介绍,1980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贤等7名科技人员从北京市科协借了200元钱,在中国科学院的一个仓库里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实体,拉开了中关村区域科技产业化的序幕。

据中关村官方数据显示,此举“为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拉开了序幕。”
“起初,附近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依靠北京等离子体学会的先进技术开发服务部从事科技服务。慢慢地,它变成了人们习惯性地寻求高科技服务的配送中心。”钟奇介绍道。

此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扩建大多是非自治的,大多由北京市政府牵头,以平衡区(县)之间的关系。
“北京强行打破中关村在海淀区的独占地位,目的是平衡各区吸引投资的条件,避免企业聚集,并让其他区(县)有机会享受中关村带来的财政和税收优惠。”北京市发改委退休官员王强向《时代周刊》记者回忆说:“毕竟,手掌都是肉。”

当时,由于技术人才集中的先天优势和后天获得的财政、税收和政策优惠,中关村所在的海淀区的年利税远远高于北京所辖其他几个区(县)的综合利税。
“2003年以前,如果当时在平谷县(现平谷区)有一家注册资本100万元的企业,将被视为大型企业,接受税务机关重点监管。同期在海淀,它将被视为一个无足轻重的中小企业。”天则税务师事务所主任卢建来对《泰晤士报》记者说:“各区(县)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与招商引资的成效密不可分。如果中关村被海淀区独占,其他区(县)领导就做不到。”

因此,北京市政府决定将中关村的“蛋糕”推广到整个北京。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海淀公园、丰台公园、昌平公园、电子城(600658,古坝)、易庄园、德胜公园、石景山公园、永和公园、通州公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及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其他区域组成。”

2012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调整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模和布局,由原来的1区10园调整为1区16园,包括东城公园、西城公园、朝阳公园、海淀公园、丰台公园、石景山公园、门头沟公园、房山公园和顺义公园

从北京到全国
但这不是中关村的最终模式。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开始制定更大的规划:“把全国最好的地方都引进来,联合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常州市政府率先于2012年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溧阳经济开发区建立江苏中关村科技工业园。
中关村在生产、教育和研究、投资和融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又有一个着陆点。江苏省在项目评审、科技创新、金融、人才支持和土地利用政策等方面给予园区大力支持。

江苏省对与中关村的合作寄予厚望:“作为北京与江苏区域合作的示范园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江苏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地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亮点载体。”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朱希铎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江苏省已经在中关村的159个实验室派驻了代表。从项目上市之初,所缺的就会被给予,在科研项目的产权可以转让的任何时候都会被抢购一空。

除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江苏,中关村还与西部落后省份贵州合作。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贵阳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于2013年9月8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结果。

“中关村是贵阳科技园的完美结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双生态系统”;这是促进贵阳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举措...实现贵阳“赶”和“转”的双重任务,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火车头”和“发动机”的作用,辐射周边经济发展中关村和贵阳评论道。

也是在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委员来到中关村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应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力度,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示范和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远亲很乐意合作,但近邻却很不高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布局下,中关村昌平园所在的北京市昌平区与河北省怀来县这个老兄弟之间的合作,多少夹杂着一些复杂的感情。(《时代周刊》报道称,中关村的科技成果“逃离了北京和河北”。详见a05(2014年12月9日至12月15日“中关村整合的困惑:中关村成果落在身边”)

经过多次博弈,2015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与河北省怀来县签订协议,共同建设河北省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区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子园,总面积3000亩。
怀来与昌平合作的优势在于,两地毗邻——中关村昌平园怀来园区所在的怀来新兴产业示范区,位于怀来县东花园镇,距昌平区政府仅50公里。
在怀来科技园的联合建设中,昌平园负责招商引资。昌平园高新技术企业将被推荐在怀来园区新建R&D及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总部和R&D中心设在昌平,制造环节设在怀来,实现了双方的协调发展。”昌平区副区长、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主任苏桂光介绍。

据《时代周刊》记者报道,中关村昌平园是继中关村1区海淀公园和16区公园之后,第二个建立京津战略合作关系的公园。
“出去”和“请进来”
中关村的企业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走出去。
“出去可以打开市场。走出去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关村园区的主要企业主已经走出北京。
中关村已经结束了向10多万客户出售硬盘的暴利时代。在从暴利到微利再到微利的商业转型之后,中关村的企业主再也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顾客上门,而是需要主动去寻找市场。

许多中关村企业主告诉《时代周刊》记者,与房地产和汽车等经常动用数亿元资本的“土豪”行业相比,高科技企业的资本大多是由掌握技术的11万知识分子筹集的。然而,高技术服务业已经慢慢演变成一个高投入、低利润的行业,是时候采取措施,普及技术应用了。

像中关村的企业家渴望“走出去”,承德、廊坊、河北、镇江、江苏等省都渴望“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吸引他们创业。
2015年1月23日,中关村智能环境产业联盟(以下简称“智能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由43家企业、3家研究所和1个行业联盟组成,其中包括7家上市公司。
为了吸引智能联盟落户承德,承德市市长向联盟主席王文生提出了四项优惠条件,包括“政府批地投资建设企业办公楼,建成后三年内免收租金”,“打破区域垄断,开放与入驻企业相对应的市场,允许入驻企业在参与投标时优先准入”, “在财政补贴和税收方面给予最优惠的条件”和“争取给留在国内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

廊坊提供了同样吸引人的条件。“承德要条件,我们可以给廊坊。愿意加入的中关村企业不必等待。开发区管委会的建设可优先考虑进驻中关村的企业。如果企业模式好,对廊坊地区的经济拉动效果就会好,利税也就好。廊坊将给予更长的办公空间免租期。”河北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任郭海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此外,河北高新区对入驻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不弱,企业所得税标准与中关村相当,均为15%。据了解,廊坊将在财税反馈等方面得到河北省的特殊支持。

“如果有必要,我们甚至可以接受中关村任命的董事。作为主任,我将让给他,这样我就能工作了。只要有利于廊坊的发展。”郭海峰坦率地说道。
事实上,廊坊作为京津走廊,涉及京津冀的环境问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已不能容纳污染企业。同时,廊坊的城市经济和文化也需要中关村的创新型企业来带动。这是廊坊希望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进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突破行政壁垒
然而,承德和廊坊很难吸引智慧联盟落户。
“继江苏园和贵阳园之后,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不得为其他城市或地区悬挂中关村卡。”北京易通华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通华锐”)总经理李志鹏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易通华锐是在朝阳公园、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众筹模式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关村智能环境产业联盟43家赞助商之一。

王文生证实了李志鹏的声明。王文生表示,此前,中关村内部宣布,不会以自己的名义列出新成立的战略合作城市。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得到中关村时代周刊记者的证实。

然而,对创业的热情使得中关村的企业家不可能停止在全国各地定居。
"作为一个民间社会组织,我们的联盟也可以在其他城市或地区上市."王文生说:“这也是一种‘自助’行为。”诚然,北京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生存环境,但毕竟作为一个城市,无论北京有多大,都不可能有比全国更大的技术消化能力。

“我们正在谈论镇江花园,我将在(几)年后再次前往镇江,与镇江市委书记进行进一步沟通。承德公园的上市也应该在近期实现。我带领我们联盟的企业家代表团考察了投资环境...”当王文生向《时代周刊》记者描述此事时,聚在一起互动的中关村企业家们主动回忆起了几次视察的经历。没有机会跟随团队的企业家会非常恼怒地解释说:“我上次刚刚发生了...问王文生:“你什么时候和大家一起去?"

《时代周刊》记者在智慧联盟的《发展愿景2015》中看到,“建设中关村智能环境创新创业园,筹建承德园区(京津冀地区)和镇江园区(苏南示范区)”在2015年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排名第三。

不仅要冲出北京,走向全国,智能联盟的企业家们甚至正在酝酿突破国界的突破。"我们已经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达成共识,建立一个技术人才孵化器."王文生透露。
标题:争抢中关村:北京将其摊大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5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