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7字,读完约2分钟
广州日报(记者涂)日化行业的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些人高兴,有些人难过。昨日,Libai集团发言人徐晓东向本报透露,洗衣粉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超过20%;洗涤剂的增长保持在1%左右;洗衣粉是最糟糕的,平均每年下降5%。据报道,市场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手洗”市场的细分,而在营销领域,出现了当地人高举“家庭牌”、外国投资者青睐新媒体的新特点。

市场:“手洗”热洗衣粉逐渐增加洗衣粉。
据报道,高端洗涤产品正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根据ACNielsen的调查数据,2013年洗衣粉类别的增长势头下降到8%,但洗衣粉的增长率高达34%,市场份额为30%。“洗衣液市场已经培育了多年,消费者也逐渐成熟,开始从洗衣粉转向洗衣液,但高端护理领域还有更多新品类有待开发。”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洗手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市场蛋糕的大小也不可预测。然而,随着行业的专业细分和消费者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这块处女地值得深入挖掘。”徐晓东表示,消费者对于贴身衣物、婴儿服装和丝绸等特殊材料的洗手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为此,我们投资10亿元推广高端洗涤品牌好爸爸,包括其品牌更名和产品升级,这是集团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据了解,除了集团原有的60万个终端渠道外,该品牌还将开发自己的渠道。

营销:当地人高举“家族牌”,外国投资者青睐新媒体
根据携程传媒智能新闻的调查数据,去年,每日品牌广告占整个电视媒体广告的10%。记者发现,本土日化在品牌营销中追随国外品牌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报道,“好爸爸”品牌支持国家公益银行“保护童年——好爸爸课堂”项目,黄磊担任该项目的慈善大使。调查发现,中国家庭中存在“妈妈讲卫生,爸爸讲共生”等现象。“呼吁中国父亲通过品牌陪伴孩子成长,是当地日化公司打出的一张家庭牌。日化产品与情感诉求如家庭和家庭紧密相连。这个角度可以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观察人士表示,过去,一些知名的国内产品用“低价”和外国品牌抢占市场,但遭到了“攻击”。

外国品牌会集体淡出荧屏吗?记者了解到情况并非如此,但新媒体确实很受欢迎。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前50名的电视广告品牌中,都有子品牌,但很多国外品牌都表示,未来会重视电子消费渠道。
标题:白热化竞争催热细分“手洗”市场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135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