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95字,读完约10分钟
自2004年第一批合作教育项目获批以来,已有2063个中外合作教育机构和项目,学生规模约55万人;有150多万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然而,哈佛大学的中文版一直停留在人们的希望中。

有三个最大的问题:一个是资本,另一个是观念,另一个是机制。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其他资金来源,不可避免地走上规模扩张之路,这与文科和精英教育的理念相悖。
至于为什么要办学,这个问题还不清楚,这也会阻碍社会福利机构资金的不断流入。如果不以学术为唯一标准,就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来源之间的良性循环。

最关键的是机制的改变。无论是对捐赠或匹配基金的免税,还是减少行政干预,政府决策者都有必要站在高处,为未来做计划。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信号。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上公布了25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本科以下项目。

新的机遇出现了,但如何突破现有的束缚仍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到成功解决,中国哈佛的出现将在不久的将来。
来自广州和珠海的《时代周刊》记者董平
虽然仅占高等教育学生的1.4%,但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期待。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与公立和私立大学一起被称为支撑中国高等教育的“三驾马车”。
但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任务:如何解决经费问题,通过政策引导逐步提高办学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
如果问题成功解决,中文版的哈佛大学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十年的荣耀
十年后,我的头发是灰色的。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院长吴清辉回忆起在内地办学的十年,并没有感到遗憾。
”根据当时签署的协议,北京师范大学划拨了250亩土地,并承诺其图书馆和体育馆将由双方共享。香港浸会大学(以下简称“浸会大学”)负责筹集资金,并介绍浸会大学的课程和管理方法。”

2004年,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合作教育,uic开始陷入困境。第一年,吴清辉多次找到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物价局,联影获准从这三本书中招收第一批270名学生,学费为22000元/年。第二年,吴清辉到北京与教育部招生办主任谈话,创造了“两年升级一册”的奇迹。

到2015年,uic已经在珠海办了10年的学校,并开除了6名学生。“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们工作非常努力。后来,中外合作大学就不同了。当地政府提供了资金、土地和政策,学校环境也越来越好。”吴清辉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浸会大学已拨款在内地开办大学,这在香港大学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国内政策不明确,招生情况也不明朗。另一方面,HKBU信托委员会认为立即投资1.5亿港元在内地办学风险很大。浸礼会教授也质疑uic毕业生是否会在未来损害浸礼会大学的声誉。应该说,当时的压力很大。”

Uic成立于十年前,这是中外合作办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十年。
2003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到2010年,教育部每年受理数百个中外合作项目的申请,平均通过率超过30%。
看到中国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海外大学纷纷涌入中国。地方政府和大学不遗余力地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例如,深圳、昆山和温州已经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投资了数亿元。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主席亲自出席了全国人大的成立仪式。浙江省的另一所中外合作大学温州肯恩大学也在其任期内达成了一项协议。
截至2014年,公开数据显示,经审批机关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063个,在校学生约55万人;有150多万中外合作办学的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中外合作教育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uic、昆山杜克大学、unnc、上海纽约大学、长江商学院等。第二,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全国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2000多个。

据《时代周刊》记者介绍,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校际合作、政府间合作、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合作。Uic属于校企合作,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属于政府间合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欧盟共同出资。中国大学与海外公司、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合作是第三种。

财政困难
办学的公益性与巨大的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合作办学难以克服的问题。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总则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公益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在教育部审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除“国际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英才学院”等少数院校外,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要求合理回报。就连长江商学院也表示,它不要求合理回报。事实上,吴清辉总裁从创业之初就面临着筹资的困难。

「香港浸会大学已从持续教育学院拨款一亿五千万港元。一两百万元用于修建校舍,另外三千万元用于前期运营。此后,浸会大学不再投资。这很难。我们用纯英语教学。大多数教师必须在海外招聘,而且工资相对较高。”吴清辉总裁介绍。

直到2014年,联影才终于迎来转机。珠海与它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拨出300亩土地免费修建学校。此外,uic已被纳入珠海市高等教育机制,市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拨出500万元直接补贴教职工。吴清辉此刻感到有些放松。

“我们一直在解决资金问题。目前,uic有4900名在校学生。像我们这种成人教育和文科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关心,一般不超过4000人,6000人是极限。”

吴清辉说,一方面,我希望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解决财政问题;另一方面,我希望大多数老师能认同他的教育理念,共同贡献。
吴清辉面临的财政困难并不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独有的。
温州肯恩大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直参与筹备和创作的副总统钱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外双方在签署协议时都很谨慎,而且程序繁琐,尤其是在法律层面。“投资很大,包括教师的投资和学校基础设施的投资。目前,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景南也有同样的看法。昆山杜克大学想采取美国精英私立大学的办学模式,学生的学费远远低于培训成本。光是学生宿舍平均就有52平方米。他们估计学生自己的费用约占成本的1/4到1/3。"目前的运营费用一半由昆山市政府补贴,一半由杜克大学补贴."

“外国校友有一个与资本主义同步发展的过程。现在西方国家比较成熟,企业赞助的学校可以免税。相当于一个企业,与其向政府征税,不如捐给学校,而且它也有很好的声誉。中国没有这样的机制和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良性循环,大学的初始定位应该是一流的学校,以学术为唯一标准。这样,成功的企业家、慈善机构或学术机构自然会捐款支持其发展。”香港国际教育发展协会会长杨永明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没有资金投入和其他资金来源,实际上会迫使大学走上规模扩张的道路。”如果你不扩大招生,你将没有钱,所以你将不得不关门。这与其文科和精英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

信号和约束
“目前,中国优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广东省教育厅的一位相关人士告诉《泰晤士报》记者,“这一巨大差距可以用以下事实来解释:在中国留学的人数每年都呈现出高增长趋势,2012年达到41万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4月获得批准,8月招收了300多名新生。”

2013年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意见》,强调今后申请新增独立法人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应“严格限制,高标准要求”,并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审批措施。此外,申请设立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必须是世界著名大学。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信号。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上公布了25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本科以下项目。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十年来,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发展迅速,达到2000多个,甚至有两三所院校或地方院校热衷于中外合作办学。

然而,在这些学校和项目中,只有四所学校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别以独立的学校代码招生,它们是:南京大学、Xi交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中外合作办学的顶层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大资本不敢进,小资本进去赚钱。这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经常出现混乱。”广东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第五届中外合作办学年会通过《深圳共识》。与会者认为,今后中外合作办学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加强依法管理。
根据教育部政策设计的初衷,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发挥“鲶鱼效应”,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事实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如过时的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和强烈的“行政”色彩,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批评;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
“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40%。经过计算,高校保持目前的招生规模,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提高到36%。其余4%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和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说。

“要想在中国办好一所大学,我们首先必须脚踏实地,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办学。其次,教育者必须真正想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人们做什么。只是一个外国品牌,我不这么认为。”吴清辉说道。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院长赵承认,非法人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质量保证方面存在问题,包括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以及中国高校对非法人设立办学机构的影响等。

“此外,根据调查,在由非法人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籍教师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飞行。真正能留在中国并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体验的老师并不多。集中教学和网上教学是主要形式。”赵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是下一步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重点。”
标题:等待中国版哈佛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2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