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3字,读完约4分钟
许多关注香港股市的投资者一定听说过这家公司的名字: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以下简称汉能)。2014年,该公司一年内增长了255%,2015年,自1月23日以来的三天内,股价上涨了32%,市值迅速扩大至1500亿港元。据《新京报》报道,汉能最新市值显示,汉能董事长李已“挤掉马云(微博)成为新富”。

在关注度飙升的同时,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2014年初以来,汉能的股价已上涨逾三倍,该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的业务关系让人感到不正常。独立股票评论员大卫·韦伯(Davidwebb)也指出,汉能严重依赖其母公司,其市值过高,这构成了泡沫风险。然而,尽管存在疑虑,汉能在自1月23日以来的仅6个交易日内,通过香港沪港通获得了2.71亿港元的净购买量。

汉能否认出售发电厂是关联交易
《国家商报》(Blog,Weibo)记者注意到,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汉能的报道,称汉能净利润达到50%,市值是该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美国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的三倍,超过了中国所有其他太阳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然而,在这背后,汉能自2010年以来148亿港元的总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向汉能集团(汉能母公司,持有78%的股份)出售设备。

该报告还指出,作为买方和卖方,汉能及其母公司工厂的收入数据截然不同。此外,汉能将太阳能发电厂出售给中国内地投资基金鸿盛也存在疑问。鸿盛持有的太阳能发电厂之一是汉能前董事的妻子。报道还援引汉能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的话说,汉能集团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务正在亏损。戴说,应收账款这么高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工厂开工不足,但他相信这项业务在未来会创造大量的利润,最终不会有问题,一两年后就会看到一个伟大的公司。

该报告于1月28日发布,当时汉能的股价下跌了3.49%。1月30日晚,在质疑报告出现两天后,汉能发布了澄清公告,称汉能集团是公司2014年中期报告披露的主要客户,但公司最近发展了下游光伏发电业务,预计将继续开拓不同的客户来源,实现收入多元化。至于应收汉能集团的逾期款项,已于2014年年底清偿。

然而,汉能直接否认了对潜在关联交易的怀疑。根据公告,在详细询问了鸿盛的背景资料后,认为此次出售与公司无关。该公司表示:“该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的要求,并保留对发布有关本集团的不正确、恶意或琐碎信息的人进行调查的所有权利。”

香港沪港通基金连续6天净买入/
在汉能受到媒体质疑之前,该公司股价连续三天飙升,1月23日、26日和27日上涨了32%,市值飙升至1500亿港元。1月27日晚,汉能宣布,汉能的子公司已从控股股东手中以1500万美元的总成本收购了altadevices的全部股本,这笔费用将由内部资源支付。汉能认为,altadevices拥有的砷化镓(gaas)柔性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大大超过了晶体硅电池的发电效率,为集团开发全太阳能汽车和商用无人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分析师认为,汉能最近一直在频繁行动。2014年12月,汉能一次仅出售了5家子公司,获利逾7亿元。公司表示,未来将把这笔资金作为发展薄膜发电业务的一般营运资金,此次出售将加速集团下游业务的发展。早在2014年9月,汉能宣布与宜家进一步合作,将汉能的国内薄膜发电系统业务扩展至多个国家。

在上周末,汉能的母公司找到了新的“小伙伴”。广州日报1月30日报道称,1月29日,广汽本田?汉能1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据报道,该项目克服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安装pvc软屋顶的困难,汉能控股对此负责。项目占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年平均发电量1900万千瓦时。

《全国商报》记者注意到,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汉能一直是南向基金的“好心肠”,频繁出现在沪港通十大活跃股名单中,这一现象在被媒体质疑期间并未改变。根据HKEx发布的数据,从1月23日至28日,汉能连续四个交易日跻身沪港通10大活跃股票的前两名。其中,1月26日和27日,汉能分别以7051万港元和9887万港元被收购。

即使在该报告于1月29日和30日公布后,汉能仍继续以863万港元和1367万港元的净价被收购。根据记者的计算,自1月23日以来的短短6个交易日内,汉能通过香港沪港通的净买入额为2.71亿港元。
标题:李河君凭啥干掉马云成首富 汉能6天吸金2.7亿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5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