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一向以高调和激烈的言辞著称,他的一举一动和言行一直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尤其是2014年12月小米与美的合作之后,家电圈基本上度过了“口水战”。目前,“口水战”已经稍稍停止。昨天(2月2日),一份关于格力的“特别声明”再次流传开来。

该声明来自1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家用建材品牌发展论坛。声明表示,“在主办方与格力电器(市场、咨询)签订协议后,任何参加本次论坛的媒体不得报道和宣传格力董明珠董事长在本次论坛上的任何讲话。”

在场的多名记者向《国家商报》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但格力相关负责人的电话要么被关闭,要么无人接听。
在此之前,董明珠的激烈言辞曾经吸引了众多企业联合对抗格力,也将董明珠个人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在,这份“特别声明”的发布是否表明格力的企业风格将转向低调?

“特别声明”是一个热门话题
家电行业刚刚从2014年底的“口水战”中恢复过来,这一“特别声明”的出现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根据声明,董明珠将发表演讲并出席发展论坛。根据论坛主办方与格力电器签署的协议,参会媒体不得报道和宣传董明珠在论坛上的讲话。
声明还称,“如果有特殊需要报告,格力电器、格力空或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等字样必须替换为空行业龙头企业或空行业龙头企业。
《国家商报》记者在论坛日要求在场的几位记者证实这份"特别声明"的存在。根据论坛要求,论坛邀请媒体单位之一的新浪乐居被更换。
家电行业的一位匿名人士向记者透露,格力的书面声明并不是他第一次向媒体披露。今年1月初,格力电气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口头发表了类似声明。《国家商报》的记者没有证实这一说法。如果上述声明属实,则该声明表明格力对媒体的声明已经从口头上升到书面。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媒体抓住了董明珠的一些言论来扩大报道,这是对格力公司形象的挑战。这一次,格力采取了防御措施——虽然不合理,但也有点霸道。

家电研究专家刘步尘认为,在一个不涉及国家机密或违反国家规定的公平公开的会议上,“声明是无稽之谈”,媒体可以自由选择报道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据记者了解,当舆论对格力和董明珠的评价达到顶峰时,有人花了几个小时劝说董明珠“不要再这么锋芒毕露了”。
格力企业风格还是改变?
自从董明珠和雷军赌了10亿元以来,他的言行引起了广泛关注。去年12月14日,小米在美国战略持股的公告刚刚出炉。董明珠在几乎同时举行的一次商界领袖年会上对双方的合作做出了回应。"有人说我有点焦虑,我在焦虑什么?"

去年12月24日,董明珠内部交易者演讲的完整版出现在互联网上。演讲涉及到对海尔、美的、tcl、志高等家电企业的个人评价。此外,董明珠在讲话中还提到,一些不良品牌、假冒伪劣品牌和豆腐渣工程品牌将通过“清理场地”的方式予以淘汰。

这篇演讲发表时,家电行业一片哗然。海尔、美的等企业纷纷以“不同意”回应格力。随后,苏宁率先与空六大转让企业联合发起“破格行动”,“6+1”与格力展开“清场”对抗。12月26日,Beon Technology声称格力违反了Beon 空气体净化器技术。

被一次又一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格力的企业形象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格力的上述“特别声明”似乎揭示了格力的企业风格已经转向低调的迹象。
然而,刘步尘认为,格力的做法不能解释格力企业风格的变化,但它已经向前迈出了一步。
家电分析师梁也认为,目前还不确定格力的企业风格是否会改变。董明珠的言论自去年以来变得越来越激烈,因为格力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此外,在电子商务渠道的冲击下,格力依靠传统代理经销商的销售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过去几年,美的和格力的市场份额差距相对较大,而今天,两者的市场份额几乎持平。”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益康的数据,2014年前5个月,格力和美的空调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5.45%和24.76%,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2010年,他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7%和21.9%。

昨天,记者试图就此事联系格力,格力相关负责人的电话被关闭或无人接听。
标题:董明珠言辞屡引争议 格力要求媒体封口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6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