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56字,读完约14分钟
国际油价“宠坏”全球经济复苏正面临考验
必须系上铃铛才能解开铃铛。受美国几个炼油厂工人罢工的影响,自去年年中以来一直下跌的国际油价在最近两个交易日飙升了10%以上,橡胶、铜、pta等也出现上涨,引发了市场“见底”猜测。

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分析师认为,去年7月利比亚恢复原油出口是当前油价暴跌的导火索,而欧佩克的价格战加剧了油价下跌。页岩气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原油产量,这是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扭转油价,有必要进一步减少供应。从油价走势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一方面,油价的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利润,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油价继续走低,可能会使市场需求预期不稳定,甚至减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国际油价在两天内上涨了10%以上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自去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已从每桶100美元左右暴跌至今年1月底的每桶43.58美元。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是原油市场的风向标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一度从每桶147美元左右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上个月,当原油价格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时,许多市场参与者猜测,国际油价已跌至“底部”,并开始下更多订单。原油市场波动剧烈不足为奇。1月30日(上周五),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飙升逾8%,为两年半以来最大单日涨幅。随后,在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2月2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迅速转为“红色”,在盘中修正近3%后,收盘上涨近3%。

据消息称,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和企业未能就2月1日到期的劳动合同达成共识,并于当地时间1日开始大罢工,目前涉及9家炼油厂。受罢工影响的炼油厂每天可生产182万桶燃料,占美国产能的10%。受影响的炼油厂生产可能导致原油产量下降。由于美国石油工业在全球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石油产量的减少,并支撑国际油价的反弹。

在1月30日至2月2日的两个交易日中,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逾10%。一些市场参与者认为,国际油价已经逆转。
然而,国际投资银行似乎不同意。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师亚当朗森(Adam longson)在报告中表示,最近由于美国钻井平台数量减少而导致的油价反弹是“不可持续的”。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亚太和新兴市场战略主管阿贾克斯·卡普(Ajay kapur)认为,在市场持续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可能会跌至每桶30美元的水平。卡普说:“虽然市场已经听到了一些传言,但还远远没有真正对价格产生影响。目前,它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底部”猜想需要得到验证
对于国际油价“见底”的猜测,许多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原油市场基本面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仅仅迎来油价逆转是不够的。

绿色大华期货(Green Dahua Futures)分析师袁新亮表示,从基本面来看,美国原油库存上周继续增加,达到4.067亿桶,远远超过过去5年的库存上限,达到192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继续创下新高。沙特阿拉伯将原油日产量提高至980万桶,为去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在2月份继续下调原油出口价格。

另一方面,原油主要出口国俄罗斯决定从2月1日起大幅降低石油出口税,从每吨170.2美元降至112.9美元,降幅为33.67%。袁新良表示,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当前油价对俄罗斯财政的影响,减轻石油生产国的压力,这意味着产油国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仍在继续,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问题仍由市场主导,基本面将有利于空原油价格。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反弹,宝成期货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程认为,国际油价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0%,这可能是短期超卖反弹,但并不意味着底部已经到来。

程指出,从宏观角度看,2015年全球经济开局不利,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公布的经济指标。尽管存在季节性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中国经济疲软导致需求下降的影响将持续。从基本面来看,1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继续增加,1月份欧佩克成员国国内石油日产量增加48.3万桶,平均日产量为3090.5万桶。其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尤其增加了石油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润下降,美国石油公司正计划减少开支。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2月2日宣布,由于油价下跌,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下降。公司去年投资支出385亿美元,比2013年减少40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将于3月初宣布其2015年投资预算。该公司此前曾表示,未来几年其投资预算预计不到370亿美元。

此外,雪佛龙石油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该公司2015年的矿业投资预算为350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13%。根据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公布的数据,美国运营的钻井数量已经连续八周下降。

程表示,虽然美国第三和第四大石油公司削减了开支,但实际上并没有减产。回顾20世纪80年代,油价只是在欧佩克减产后才见底。
民生期货市场部副总经理曲也对记者表示,他不同意国际油价见底的“猜测”。首先,供应的连续性是可以预测的,欧佩克和非欧洲国家都不想减产,需求也没有显著增加。最近的上涨只能是区域性的紧急和短期行为,而原油触底的道路仍然很长。只有当产量减少时,才可能逐渐停止下降。

国际油价何时会得出结论?袁新良表示,1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石油交易所交易基金波动率(ovx)大幅上升,并保持在58的高位,反映出原油价格仍有下跌风险,仍处于触底过程中。原油这波波动的底部迹象是,原油市场份额已达到短期均衡,而ovx已跌至40以下。

此外,下一个支持立场是针对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美国页岩油在最近两年增产最多。此前,市场对不同版本页岩油的成本进行了估算,从每桶30美元到每桶70美元不等。然而,由于不同的开采难度和效率,很难给出每个页岩区块的统一成本线。自去年10月以来,钻机数量开始下降,到今年1月底,下降率达到24%,其中三分之二发生在1月份。油价跌至目前水平,这确实触及了一些产油区的成本。也是在1月份,市场上寻找便宜货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大。

华泰长城期货(Huatai Great Wall Futures)分析师陈静仪认为,在这个时候,国际油价的底部应该得到确认,至少要看到美国原油产量被挤出,无论是因为成本因素,还是企业经营的现金流不可持续,还是产油国出现。动乱导致供应中断;就资金而言,要想平仓就必须让空的头盈利,而底部只能在整体仓位大幅下跌后才能看到。

石油价格的波动使得市场需求不稳定
作为商品的领导者,原油价格的变化影响商品的整体市场氛围,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形势。显然,在国际油价连续两天飙升后,大宗商品市场再次上演了“过山车”行情。截至2月3日,国内期货市场pta、甲醇、塑料、聚丙烯等期货产品上涨3%以上,铜、橡胶、pvc等产品也出现大幅上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商品市场正在改善。2月2日,被称为全球经济缩影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收于590点,跌至近30年来的最低点。Bdi指数也反映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的繁荣。

陈静仪指出,船舶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柴油和燃料油,它们是原油冶炼的下游产品,价格基本上与原油同步变化。一般来说,燃料成本占航运运营成本的30-40%,而原油价格的下降直接降低了航运成本;另一个间接关联是,油价与全球整体经济形势相关。目前,油价自去年7月下跌以来一直非常平稳。除了供过于求,另一个原因是经济需求得不到支持,特别是欧洲和亚洲的经济增长疲软,这也影响了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跟踪的几条主要航线的运输状况。

国源期货R&D中心总经理蒋兴春表示,从大周期来看,bdi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bdi价格不断创出新低,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运输成本下降,bdi面临更大压力。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油价的大幅波动影响着每个经济体的“神经”。业内人士认为,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国际油价下跌将首先降低能源成本,促进制造业的复苏和发展,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同时,低油价将刺激全球原油市场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和储备的增加,这有利于经济增长。硬币有另一面。短期而言,国际油价将大幅下跌和飙升,这可能使全球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预期变得不稳定。

中国原油高度依赖外国,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能源和化工企业影响尤其大。绿色大华期货R&D总监李永民表示,对于能源加工企业来说,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影响其利润,这两者都会增加其经营风险并影响其利润。因此,下游和上游原油企业都需要期货和期权来规避风险。

一些分析师还告诉《中国证券报》,在国际油价飙升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空齿轮”,加快原油进口,扩大进口规模,对冲过去高油价时期的成本,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欧佩克不太可能减产
“页岩革命”不足以改变现有的原油格局,这也意味着欧佩克有足够的信心淘汰页岩油企业。自去年7月以来,随着利比亚恢复原油出口,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50%以上,可谓“熊之冠”。然而,欧佩克仍无法停止减产。

2014年对所有产油国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欧佩克国家之所以想把“价格战”打到底,不是为了无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受威胁。

欧佩克有12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在这场“价格战”中,沙特阿拉伯处于最前沿。作为中东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积极减产的可能性甚至更小。页岩油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类似于北海油田上个世纪的开发。当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减产战略来维持高价格,这最终受到了影响。

显然,这一次沙特的战略明显与前一次相反,其“价格战”的原因显而易见:只要国际油价下跌到一定水平,石油生产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将被迫减产,甚至退出市场。

从历史上看,页岩油的出现与上个世纪北海油田开发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非常相似。20世纪70年代初,北海油田开始生产原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经过大规模的开发,北海的原油产量迅速飙升。

从1975年到1985年的短短十年间,主要产油国英国的原油产量从每天10,000桶猛增至每天270万桶。为了维持原油价格,沙特阿拉伯不断减少其产量,到1985年,其产量已从每天1000万桶的峰值下降到每天300万桶。看到市场份额下降,虽然油价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它已成为高油价的最大受害者。1985年12月,沙特宣布有意夺回原油市场份额,油价随即开始下跌,从1985年11月每桶31.72美元的峰值跌至次年3月的10.42美元。由于油价暴跌,当时生产成本最高的美国原油生产商相继破产。

沙特阿拉伯这次做出回应的根本原因是,页岩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原油产量,打破了最初的供需平衡。几年前,由于利比亚战争和伊拉克产能的恢复,页岩油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没有得到反映。然而,自去年7月初利比亚政府恢复原油出口后,该国原油产量从7月初的每天20多万桶迅速飙升至9月底的每天90万桶,彻底打破了此前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目前,虽然国际油价暴跌,但暂时没有严重影响页岩油生产。未来,如果纽约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40美元/桶,一些页岩油企业将会破产。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新井开采许可证同比大幅减少15%。预计美国原油产量的增长率将在2015年年中开始放缓。因此,为了消除美国页岩油这一新的石油供应来源的威胁,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产油国暂时不会主动减产,从而保持其在全球石油市场的领先地位。

海外投资银行:现在“逢低买入”原油还为时过早
尽管国际油价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大幅反弹,但大多数海外投资银行都没有考虑油价前景。一些投资银行认为,近期油价走势只是从前期过度下跌中出现的技术性反弹,投资者在考虑“逢低买入”时应该谨慎。

供需不平衡可能会加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近期油价反弹更多的是技术性的,可能难以持续。据报道,美国石油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1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的一周内,美国有94个石油钻井平台关闭,达到了1223台的三年低点,跌幅也达到了自1987年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在心理上刺激了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当天飙升8.3%,市场认为能源巨头明年将进一步减产。然而,事实上,美国钻机数量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产量较低的垂直或定向钻机上,而最高效的钻机仍将尽可能多地运行,因此美国的原油开采活动不会像钻机数量统计显示的那样放缓。

摩根士丹利还强调,从今年3月开始,全球原油市场的基本面可能继续恶化,供需失衡可能加剧,至少不会缓解。在供应方面,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不仅没有减产,反而选择了增产;在需求方面,全球宏观经济疲软,需求不强。

投资者应该谨慎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分析师表示,由于近期供需失衡没有明显缓解,油价可能仍不会下跌到底,未来几个月,两地油价可能会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的低位。央行将今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从每桶72美元下调至44美元;今年纽约原油平均价格预计将从每桶66美元降至42美元。

分析师强调,低油价对提振需求影响不大,2015年原油市场供需平衡难以恢复,油价难以大幅反弹。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局面将持续下去,至少到2016年初。该行预测,2016年油价将反弹,布伦特原油将升至每桶60美元,纽约原油将升至每桶57美元。

高盛集团还强调,尽管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但近期进一步下跌趋势的风险仍然过高,投资者应持谨慎态度。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师柯里(Curry)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油价自去年6月以来已“减半”,并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低位,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将降至每桶40美元的水平。从供给方面来看,油价下跌会导致相关行业为了生存而削减支出、提高效率,原油产量也会有所调整,但不会达到供给急剧下降的水平。从需求方面来看,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这对油价反弹非常不利。即使油价再次反弹,也很难升至每桶100美元的高位,新的均衡价格将逐渐形成。
标题:油价两日涨10%引底部猜想 投行:抄底为时尚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7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