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病毒模仿流行的应用程序,秘密地“吸费”

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全年和去年第四季度电信业务的通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发现107个不良软件,涉及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软件自动发送短信等。强制捆绑和推广其他不相关的应用程序;然而,七家企业的七款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信息安全公司的数据显示,恶意软件的传播出现了新的趋势,与目前最流行的应用非常相似,而安卓平台上的恶意软件样本同比增长了近四倍。

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恶意软件:主要是“吸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去年第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了对40家手机应用商店的筛选,发现了107个不良软件。这些不良软件包括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和自动软件。发送短信和强制捆绑其他不相关的应用程序等。,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移动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根据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的分类标准,2014年android平台上新增的恶意程序主要是资费消费,占74.3%;其次,隐私盗窃占10.8%,恶意扣款占10.6%,而远程控制和恶意传播等恶意程序的数量很少,仅占新增恶意程序总数的0.1%。

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吸一口费用,开始新的行动:

高度模仿流行软件

在恶意软件的传播中也有新的花招。伪装成系统软件是传播恶意程序的常见方法。据信息安全专家称,一些恶意软件伪装成系统软件,包括“系统服务”、“com.android.version”、“google.system. input”等。但是,在普通手机中,确实存在同名的系统软件,但是恶意软件故意与系统软件同名,以此来避免查杀,从而达到恶意收取费用的目的。

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此外,对当前流行应用的高度相似模仿是2014年恶意程序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恶意程序开始使用高度相似的模仿策略传播,它们的名称和图标与原始程序略有不同,这非常令人困惑。

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欺诈短信:30%假装是熟人

根据360网络安全中心的筛选和分析,33.5%的欺诈短信冒充熟人或房东,要求接收短信的用户转账汇款。在昨天的公告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提醒用户,如果他们收到有关“银行转账”、“积分兑换”、“系统升级”的短信,并请求登录某个链接,他们必须仔细检查网站的域名,以防误进入“钓鱼网站”,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可疑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

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垃圾信息:广告销售额占近70%

根据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4年,12321网络不良和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受理了13307条有效垃圾邮件,比2013年下降了42.9%。2014年,360名移动警卫截获了约613亿条垃圾邮件,与2013年的971亿条垃圾邮件相比,下降了36.9%。随着发送普通垃圾邮件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开始使用伪基站发送垃圾邮件。据统计,2014年,在360名移动警卫截获的所有垃圾短信中,有32.7亿条是由伪基站发送的,占所有垃圾短信的5.3%。从垃圾短信来看,广告销售短信占69.1%;其次是欺诈信息和非法信息,分别占10.2%和7.6%。

标题:工信部查处百余不良手机软件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