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5字,读完约3分钟
■宏观趋势
今年上半年,继2月份pmi超短期小幅上升后,中国pmi整体将不仅保持在繁荣和衰退的线下,还将处于持续下行探索的两难境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日发布的数据,2015年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个月略有上升0.1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下降趋势,但仍低于繁荣和衰退的界限。一些分析师认为,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小幅上升表明经济运行正显示出改善的迹象。随着假期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正常,经济走势有望触底企稳。

过去一年,pmi以持续下降为主,今年2月pmi小幅上升,特别是小企业pmi大幅反弹(1.7个百分点),确实是市场的一记强心针。然而,从基本面来看,无论是从需求方面还是从要素优势转移的角度来看,2月份pmi小幅上升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走势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经过连续四个月的下跌,中国的pmi小幅上升了0.1个百分点,这对于任何经济数据的趋势来说都是一个正常的超短期波动,过度解读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2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小幅上升与其自身的时间点以及过去6个月连续出台的货币政策(如降低RRR利率和降息)直接相关。本质上,政策刺激仍在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制造业繁荣的内部动能在改变。此外,尽管由于中小企业税费放松,2月份小企业pmi大幅反弹,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政策有效性的逐渐下降,小企业在中国制造业工业产值构成中的整体贡献能力仍然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仍有待观察。

我们不仅要对2月份pmi超短期小幅上升保持乐观,还要保持理性。
这不是危言耸听。从需求方面来看,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以来,发达国家对中国制成品的需求结构性减弱。除了外部需求减弱之外,我们还会再次关注内部需求。在2010年之前的过去20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持续的大规模投资推动的,这直接吸收了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在2010年中国超过10亿元的地方债务变得清晰之后,这表明中国的制造业过剩产能是由大规模投资驱动的。

今年上半年,继2月份pmi超短期小幅上升后,中国pmi整体将不仅保持在繁荣和衰退的线下,还将处于持续下行探索的两难境地。
因此,我们仍需对今年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整体趋势保持冷静。为了避免pmi持续下降的趋势和由此风向标引发的经济硬着陆困境,我们不仅要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压力,还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从中长期来看,为了使pmi进入良性、可持续的通道,我们需要尽快深化和推进系统性的经济改革,并取代中国制造业过去过度依赖的人口红利。

□杨(金融评论员)
标题:不应对PMI微升过度乐观 对整体走势要保持冷静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1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