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3字,读完约4分钟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表示,“银行也是弱势群体”,这不仅“戏弄”了李克强总理和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张主席的举动被戏谑为向总理“撒娇”。然而,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张建国也显示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落后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张建国解释说,银行目前面临巨大挑战。“存款要求高回报,这将间接推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那些需要资金的人批评贷款的困难和昂贵的贷款。从这个角度看,银行也是弱势群体。”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为此,他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开放存款浮动限额。与此同时,取消了对非银行贷款机构的四倍利率保护,以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解决贷款昂贵的问题。

利率自由化加剧了银行竞争

张建国说,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利率已经调整了两次,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在改革过程中,会出现三个问题:第一,银行存款成本的上升会促使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上升或保持高位。其次,银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第三,风险偏好发生变化,信用风险爆发的概率增加。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央行宣布从3月1日起降息,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1.3倍。此后,在五大国有银行中,以张建国为首的建行经历了最大的浮动利率。根据公开数据,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上升19%,至2.5%。剩余的半年期定期存款增长了17.4%,一年期定期存款增长了16%。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建行了解到,张建国今年提交的议案也呼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以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

与此同时,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表示,“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利率控制框架。

张建国还意味深长地表示,要加强融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提高利率敏感性。“有必要加强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提高利率敏感性。要弘扬契约精神,营造诚信环境,强化民营企业的信用约束和社会责任,加强对恶意逃废债务和债务依赖的法律制裁。为了增强居民的风险意识,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高风险,追求高回报。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他表示,中国金融业呈现国际化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趋势,信用卡、理财、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等重点业务的公司化趋势明显。全球金融行业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建议推广试点项目。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张建国表示,目前,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结算量和持有量都很大,并且仍在扩大,但人民币在海外作为世界货币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应关注人民币在国家层面“走出去,愿意持有和使用更多”的吸引力。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短期内可以保持,但长期内应保持币值的稳定,以增强境外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意愿,不断增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张建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例如,人民币投资带动人民币出口。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援助和国际合作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人民币投资。同时,我们将加快与重要贸易伙伴和友好国家的大规模货币互换,迅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出口能力。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作为建行行长,张建国也在为建行争取更多的海外人民币清算行资格。“近年来,中国的大型银行在国际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做好在更多市场使用和持有人民币的服务工作,承担人民币国际化的资产管理和清算中心的责任。”

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此外,从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加大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力度,建立基准,发展托管和偿债业务,增加人民币资产流动性,开辟人民币债券的本地市场和国际市场路径,推进人民币债券国际化。(编辑李熠霖)

标题:建行行长解释弱势群体论 利率市场化加剧银行间竞争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