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6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从中海石油工程(报价600583,咨询)获悉,由该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3000米深水多用途工程船中海油286号和中海油291号最近已进入“服务”阶段,填补了中国深海水下施工设备的“空白”,也标志着中海石油工程“深海舰队”的开始

“十三五”期间海上油气开发将进一步深入深海。业内人士认为,中海石油工程深水设备的不断升级和珠海基地的全面投产,将巩固公司的深水作业能力,从而扩大其海外市场份额,公司业绩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深水设备配置升级
深海是未来海洋石油开发的“主战场”。受工程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海上油田水深集中在300米以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先进的专业工程船。

作为中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力军——中海油的上市子公司,中海油工程近年来一直在加快深水设备的配置和升级步伐。两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的投产,意味着公司具备了吊装深海大型采油平台、准确安装水下结构、铺设海底管道和电缆等作业能力。

数据显示,海洋石油286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深水多功能工程船,于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12月交付。该船具有在深海区域精确安装大型水下采油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十多项功能,可完成当今世界深海油田开发最困难的水下工程项目。

海洋石油291号是中海油工程从国外引进的一艘3000米深海多功能工程船,此前已在挪威北海服役四年。其功能类似于海洋尤氏286,但其重点是深海大型采油平台的锚定安装和海底管道的“挖沟”作业,适用于硬海底和深海挖沟作业。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以来,中海油工程投资90多亿元建造了7艘深海作业工程船,涉及起重铺管船、水下多功能支援船、运输驳船等。此外,公司还投资5亿多元从国外引进17个深海水下作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水下生产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2012年,由公司非公开出资的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珠海基地项目”)也全面展开。根据规划,珠海基地主要生产深水浮式海洋工程设备,主要服务于南海深水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工程已于今年1月签约。预计所有项目将于2018年完工,届时中海油工程的“深水船队”将达到更高水平。

海外业务新亮点
拓展海外市场和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中海油工程近年来的主要战略之一。
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总公司在国内外实现合同金额238.94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国际市场开发收到海外订单123.78亿元,首次占50%以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中海油项目已陆续交付至澳大利亚的高更项目和鱼石项目,大型模块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已得到大型国际能源公司的认可;获得俄罗斯雅马哈核心工艺模块建设合同,成功进入国际液化天然气行业核心流程;去年10月,该公司中标了缅甸zawtika总承包项目,这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海外epci总承包项目。

3月16日,该公司将披露其2014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司之前的业绩预测,2014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超过50%。安信证券认为,由于海外业务的不断推进,公司业绩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2015年,由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资本支出减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内项目可能持平或同比略有下降,但海外项目订单将在2015年逐步交付,这可以部分抵消国内的下降。

中海油工程相关人士指出,去年油价暴跌以及可能出现的长期低迷给整个石油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公司的市场发展,尤其是国际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积累了足够的现金流和良好的基本面。它将利用现有的设备、人力和资本优势,探索新的市场开发方法,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它不排除通过并购引入新的深水核心技术。
标题:海油工程夯实装备加码深水油气开发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