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3字,读完约3分钟
根据许多机构的预测,3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可能在1.3%至1.4%之间,略低于2月份,导致低通胀压力再次加大。一些分析师认为,考虑到cpi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保持在较低水平,且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第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性很大,不能排除降息的可能性。

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由于春节假期结束时需求减弱和天气转暖,3月前三周主要食品价格普遍下降,尤其是蔬菜、鸡蛋、猪肉和鱼。食品价格增长率大幅下降,预计在-3.1%左右;非食品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与此同时,3月份的加息幅度比上个月增加了0.49个百分点。综合判断,3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在1.1%至1.5%之间,中位数为1.3%,略低于上月。

CICC还预计3月份cpi同比增长1.3%,并预计经季节调整后的cpi年增长率不到1%。中国银行认为,随着天气转暖以及蔬菜生产和运输条件的改善,3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将放缓。“据估计,第一季度cpi上涨了约1.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告诉《经济信息日报》。

陈卫东还认为,第二季度cpi同比增速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他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预计第二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保持低位,中国面临的进口通缩压力仍相对较大。其次,国内工业生产者指数(ppi)短期内不太可能转为正值,预计第二季度将下降约3.8%。第三,据估计,第二季度影响cpi增长的涨幅为0.76%,比去年同期低0.71个百分点。此外,网上购物和电子商务等新的消费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唐建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在新的经济常态下,食品价格的周期性上涨已经明显收敛,未来新一轮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弱,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油价在较低水平波动,住宅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这将继续抑制非食品价格在较低水平的上涨。同时,考虑到第二季度的涨幅明显高于第一季度,cpi有望同比小幅反弹,但反弹的力度非常有限。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部主任周景通认为,ppi已经连续36个月出现负增长,反映出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制造业生产仍在萎缩,实体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央行有必要采取总量控制和灵活应对措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稳定增长的积极作用。RRR降息可以补充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并帮助银行扩大信贷供应。如果经济在短期内继续下滑,进一步降息也很有可能发生。

然而,仍很难确定降息和RRR降息的时机是否在4月。“由于2月份通胀率略有上升,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侧重于维持一个中性的货币环境。3月1日实施的降息政策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调,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充足的流动性将支持银行的信贷供应,资本成本的下降将增加信贷动机。因此,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将继续扩大。考虑到资本流入缓解了国内流动性压力,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信贷扩张,这可能会降低央行下月降息和RRR降息的幅度。”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坤说。
标题:机构预测3月CPI同比增1.3%左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5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