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59字,读完约7分钟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阿拉善盟委办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开放领域,转变发展模式,在经济合作和吸引蒙古投资方面取得可喜成绩。2014年,阿拉善盟实施了54个重点项目,包括47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道路、铁路、公园、港口建设、旅游合作和经贸合作;7 .人文合作项目,切实推进对外开放工作。

依托切克港的区位优势
促进对外开放
阿拉善盟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节点。团委和行署着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发展港口经济为重点,依托切克港,加强与蒙古的经贸合作,大力支持煤炭进口企业发展,形成煤炭进口、煤炭物流、煤炭深加工等产业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目前,已有三个选煤洗煤项目投入运行,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年。2014年,切克港进出口量810万吨,同比增长7.71%。其中:进口煤炭806万吨,同比增长10.71%;4万吨出口商品,同比下降38.46%。进口贸易额达到2.0196亿美元,同比下降29.92%;出口贸易额128万美元,同比下降48.93%。出入境人员22万人,同比增长12.64%;出入境车辆18.4万辆,同比增长12.2%。海关征收增值税2.2亿元,实现海关税收1000万元,地方税收6000万元。

近年来,阿拉善盟共投资42亿元,改善切克港的水、电、热、路、通讯、绿化、污水、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宜居、宜商、宜游功能,提升港口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同时,要加强与蒙古口岸监管部门的协调,简化企业报关手续,促进双方监管部门之间的通关信息共享,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目前,切克港已有60多家进出口企业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了注册手续,包括25家从事原煤进口的外贸企业和近2000辆在联合检查组注册的进口煤炭运输车辆。在切克港建设了8个海关监管场所,总面积177.4万平方米;在建海关监管场所2个,总面积5万平方米。一批商业服务中心相继建成,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拥有360多家企业。地方政府积极推行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会计、法律、咨询、评估、设计等服务机构投资港口建设,支持旅游、金融、商品市场、酒店、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增强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五里集口岸开放,加大对北方的开放力度
五里集港位于阿拉善盟阿卓旗五里集苏木,毗邻蒙古南戈壁省查干达罗拉港。2014年2月,蒙古政府同意开放查干达拉港-五里吉港,国家港务局立即启动了五里吉港的开放审批程序。阿拉善盟阿卓旗在五里基港实施了水、电、路、通信等前期建设工作,投资100万元修建了200平方米的临时办公楼;投资30多万元修建地下水库和自流井;投资377万元,打通了苏红涂至五里集港的砂岩简易公路;苏红图220千瓦枢纽变电站和五里集港110千瓦输电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通过了内蒙古电力部门的评估,将于2015年开工建设;乌力吉港的通信项目已经由阿拉善联运公司进行了检查和设计,预计投资87万元,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推进“陆港”建设,搭建北开窗口
阿拉善盟积极推进经济开发区“陆港”建设,借助策科港和五里集港向蒙古开放的有利条件,构建区域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日前,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与天津港务局、天津港(报价600717,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陆港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开发区陆港建设项目,以实现海关“运营网”、“管理网”、“电子口岸专网”的互联互通。

加快特色公园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中蒙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为深化双边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阿拉善盟借此机会,加快对切克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审批。
首先,我委托商务部国际经济研究所编写了《切克港边境经济合作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在切克港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请示》,经国务院批准后报商务部实施。

二是启动五里集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根据中蒙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五里吉港的资源状况,阿拉善盟积极规划五里吉港的未来发展,提出以资源中转为主导,依托资源禀赋,重点建设便捷交通设施的跨境经济合作区。2014年,该申请获得中蒙相关部门认可,并被纳入《中蒙经贸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五里集港的发展方向,五里集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第三,积极探索在布拉格奥伦建立中蒙循环经济合作工业园。日前,阿拉善盟在布拉格奥伦启动了中蒙经济合作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规划。计划依托奥伦布拉格承接南北、东西贯通、以物流和化工为主导的优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和京津冀电力产业转移。

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深化双方的合作领域
日前,蒙古国南戈壁省省长博巴达拉与阿拉善盟委书记云喜顺就巴彦浩特与达兰扎德市的合作、阿拉善盟企业在南戈壁省投资建设水泥厂、建设中蒙奥伦布拉格经济合作工业园、加强阿拉善盟与南戈壁省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讨论纪要;额济纳旗人民政府与蒙古国巴音郭楞地方政府进行了互访,达成了旅游、绿化、种植、城市建设和文化合作协议。

中蒙两国地方政府之间的互访和交流促进了两国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外国投资的发展。据统计,当年阿拉善盟有5家境外投资申报企业,创历史新高,其中:蒙古帝国天然气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进口;中冶公司投资50万美元,探明优质炼焦煤资源2.5亿吨;诺木安宝格达有限公司投资50万美元探明其10吨黄金储量,为阿拉善盟港口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面对困难和问题,逆向规划向北方开放
阿拉善盟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形成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阿拉善盟直言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梳理,正视困难。
主要有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五里集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为3.5亿元。由于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当地财力有限,可能会影响工期。第二,需要加强和改善与蒙古南戈壁省在水、电、道路和通信方面的合作机制。第三,经济下行压力不利于切克港资源进口和五里基港的开放。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阿拉善盟委员会和行政公署迎难而上,求真务实,逆潮流而动,制定了促进互联互通、双向投资和文化交流的科学规划。作为突破口,2015年对外开放的工作目标是:切克港进出口同比增长20%,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5%;努力实现五里集港的顺利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开发区陆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港口配套园区和奥伦布拉格公园的申报、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
标题:阿拉善盟向北开放:以能源为先导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6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