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6字,读完约5分钟
“互联网+”正成为新资本市场的窗口。面对这场风暴,许多上市公司并不平静,纷纷涌入“互联网+”市场。
然而,在这股“触网”的浪潮中,一些公司真的在转型,而另一些公司则在赶时髦,制造一个兴奋的场面,顺便炒股票,希望能飞进“窗口”。然而,转型失败的情况并不少见。湖南省和湖北省更名为中科云网,目前面临巨额亏损和巨额债务。

市场参与者认为,向一个既没有运营经验也没有专业团队的陌生行业转型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
这是时尚还是真正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加”概念的兴起,有众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转型“互联网加”,希望起飞。
最近,最热闹的活动是熊猫烟花,因为转型太“难”了,公司改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对其进行了两次调查,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3月30日晚,熊猫烟花宣布计划由熊猫资本投资1亿元建立熊猫网络支付。熊猫网上支付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公司网上金融业务各个环节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促进公司主营业务逐步向网上金融领域过渡,加快企业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在暂停熊猫烟花股票期间,一些互联网金融转型和布局计划已经发布。包括拟调整的主营业务,与烟花业务相关的资产将通过出租、出售、关闭和剥离等方式进行处置。此外,公司投资1亿元设立熊猫财务信息,1亿元设立熊猫众筹,2亿元设立熊猫小额贷款,5000万元设立熊猫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必须说,熊猫烟花在七天内成立四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转变是激进的。
站在“互联网+”的尖端,上市公司是在追随潮流,还是真的在转型?而公司的主营业务与“互联网+”无关,又有多少公司能够成功转型?
以由湖南和湖北改制更名的中科云网为例,根据其最近发布的业绩预测修订公告,该公司预计2014年亏损5.3亿元至5.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64亿元。
4月1日晚,中科王云宣布2012年公司债券的支付日期和转售资金的到达日期为2015年4月7日。截至4月1日,通过大股东的资金支持、资产处置、应收账款回收,公司已收到1.6亿元的偿债资金,但仍有2.4亿元未筹到,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面对公司业绩的巨大损失和债务压力,中科王云的高管们也开始“脱逃”。
2015年4月1日,中科王云董事会收到公司副总裁王钢的辞职报告,王刚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所谓的“互联网+”有风险,转型需要谨慎。
一些市场参与者告诉《证券日报》,向完全陌生的行业转型存在巨大风险。没有运营经验和专业团队,没有多少人能够成功。“互联网+”的概念是近来资本追逐的热点,许多公司都想大肆宣传。

“触网”后,股价会飞吗?
必须说,“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服装销售商、医药销售商、饲料销售商等都在涌入“互联网+”。
根据百源裤子产业公告,为推进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公司以自有资金投入1200万元人民币,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方式投资广州百伦贸易有限公司(“广州百伦”)。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百伦15.3866%的股权。

此外,大北农民计划通过固定收入筹集不超过22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设农业互联网和金融生态系统。
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紧随其后。3月26日,chiq第二代智能电视的发布,开启了2015年四川长虹加速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第一枪。该公司表示,将专注于“互联网+”,然后将反复升级chiq冰箱和空钥匙。

除了四川长虹,海尔电器、美的集团等公司也开始“涉足网络”。
制药业正在向“互联网+”的概念转变。截至2014年底,已有40多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医疗电子商务甚至互联网医疗。其中,有传统的医药公司、互联网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它们已经转变为医药电子商务。仅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医药、乐普医疗、汤臣便所、丽珠集团等。都是新加入的。

乐普医疗作为心脑血管领域的传统医疗器械企业,于3月20日发布了移动医疗战略,并提前推出了两个医疗应用,一个侧重于心脏支架术后服务,另一个侧重于心力衰竭管理,并发布了用于心力衰竭管理的移动医疗产品。

就连能源之象也想带着“互联网+”的概念起飞,最典型的就是中石化。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最近公开表示,基于互联网的汽车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六大创新业务将于今年全面启动,并将于4月份投入运营。公司将实现三个转变,未来发展模式为“R&D+制造+服务”。非石油业务是一个金矿,去年营业额为171亿元,增长28%。今年前两个月,它增长了60%,远远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与此同时,季承电子最近在能源互联业务方面也做出了频繁的努力。公司投资1亿元成立季承能源公司,专注于智能能源产业、智能微网和新能源、工业节能和节能服务。

在许多上市公司转变或涉足“互联网+”的概念后,股价也随之飙升。
其中,熊猫烟花和魏碑通信连续两天被每日限制;从3月20日到3月26日,琅玛信息连续超出五天的限制。
根据上述市场参与者的说法,面对“互联网+”的概念,一些公司正在真正转型,而另一些公司可能会加入其中,追逐时尚。投资者应该仔细识别,而不是盲目跟随和投机相关概念股。
标题:上市公司涌入“互联网+”是赶时髦还是真转型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7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