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4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普及,疯狂推高股价的“中山帮”事件在全市掀起了一场风暴,其背后隐现的对立问题也暴露出来。这使得参与投资者逐渐了解了新三板背后的泡沫。一些博主认为,新三板的投机盛行与其协议转让交易制度和转让方案不明确有很大关系,监管部门应完善政策,加强监管。

泡沫开始侵蚀资源,并坐以待毙,推高价格
与去年年底的1000点相比,今年年初以来,新三板的造市指数翻了一番,总市值超过了1万亿元。许多博主认为,整个市场上最大的泡沫不是创业板,而是新三板,这几乎是“疯狂的”。

这可以从最近在市场上制造了很多噪音的中山港的高价反向交易中看出。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通知,2015年3月23日至3月27日,新三板市场共发生40次超高价格交易,涉及8只协议转让的股票,其中包括华恒生物。“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反向交易,包括操纵股票价格、扰乱市场、为避税和降低佣金而反向交易,以及将持有的股票转让给实际所有人。这些交易产生了不良影响。”博友的“最佳名字已经用过”说,“现在站在风中,新三板的巨大财富效应已经让很多人头脑发热。"

不仅如此,资本对新三板的疯狂围剿也直接推动了市场对新三板壳资源的需求。“这次不同了!半年前,市场还在担心新三板门槛低、流动性差,没有“空壳”的价值。现在,新的三板壳资源的定价已达到数千万元。博友“消食灵”感叹。

协议交易中的隐性风险
目前,新三板的股份交易有两种方式,即做市商转让和协议转让。最近,异常交易的股票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完成。“协议的转让是通过投资实体之间的一对一交易进行的,交易中没有价格的增减。价格由转让双方通过独立协商确定,并发现功能较弱。此外,新三板的许多公司发行量都很小。如果相对的投资者随便买一家公司,股价就会上涨,比主板赚钱还快。”被认证为投资伙伴的博主杨峰说。

仍有许多地方博客作者批评该协议。博主程晓明认为,转让价格不应公开披露,也不应给他误导市场和欺骗投资者的机会。即使允许披露,市场也应该以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方式得到提示。

完善政策,加强监管
博主宋清辉认为,新三板的各种非法交易行为应该严厉打击。对于异常交易,保荐证券公司除了加强对股份转让公司的监管外,还有义务揭示市场风险,并有责任监管和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博主侯宁认为,新三板疯狂炒作背后的根源是政府没有给出一个更明确的计划来转移该板。一旦新三板进行拍卖交易,其活动和估值将在理论上与创业板联系起来。人们普遍预期,拍卖交易公司将主要从做市商中选择,这也促使基金押注于做市商。

博主柳岩希望新的转移机制不是鼓励新的三板企业转移到其他板,而是开放三个交易所:北京、上海和深圳。无论哪个板块上市,好的企业都会有好的估值,而差的企业会有差的估值。至于转不转,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记者柳岩整理)
标题:泡沫乍起壳资源坐地涨价 警惕新三板盛宴暗藏风险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8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