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11字,读完约11分钟
福建证监局近日披露,湖南蔡威贵金属交易所涉嫌非法经营期货交易,导致全国近4万名投资者面临本金不安全。作为近年来“中国首例非法黄金投机案”,维财金采用了高杠杆投资,成交额达6003亿元,部分投资者在维权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规模骇人的“金”只是地下黄金投机市场的一个剪影。随着国内贵金属投资市场的发展,当地的“非法黄金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从上海近年来非法成交额239亿元的“联泰黄金投资案”到浙江等地涉案金额超过580亿元的“世纪黄金投资案”。经过多年的整顿,多年来危害巨大的地下黄金投机诈骗屡禁不止。它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黑色平台猖獗。"非法市场比合法市场要多得多."
据福建省证监局统计,仅在福建省,湖南蔡威贵金属交易所的代理交易额就达到近600亿元,受害者超过5000人。该交易所“愚弄”了全国39084名客户,是一家“三不”公司,在业务资格和投资方式方面违反了法律法规。上海一家合法黄金交易机构负责国际业务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贵金属投资的非法市场比合法市场多,而且还多得多。”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工商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湖南蔡威贵金属交易所早在2010年2月成立时,只允许出售“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贵金属(黄金除外),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换句话说,它应该被用作银器和手工艺品等非黄金贵金属的物流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交易所”的经营资质“甚至不如一家金店”。

然而,该公司从未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期货经营许可证,经营的“投资产品”的杠杆率远远超过国内法定期货:在2014年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晋兴第428号”判决中,金的法定代表人褚伟作证称,该公司通过租用上海富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宗贵金属签约转让系统”建立了黄金电子交易平台..

“金”是什么样的投资产品?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获得的《金》交易手册显示,“金”是通过类似股票交易和期货投机的交易软件出售的。通过代理签订合同后,客户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从市场的涨跌中赚取差价,交易所和代理公司将根据交易量收取佣金。同时,如果客户的账户保证金低于30%,系统将强制按时平仓,除非客户补仓。

然而,在实践中,这种交易方式使得“黑色平台”赚取了大量的佣金,消费者经常遭受巨大的损失。
例如,它是许多维财金代理人联系和“放下”投资者的主要方式,他们大声发号施令,而这些“老师”的学历和资格并不明确。来自浙江衢州的41岁投资者黄介绍说,他已投资13万元购买了“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猜测公司介绍的老师。这些所谓的“教师”是自称懂金融的80后和90后。然而,其中一人仅在10天内就损失了超过12万元,账户上只剩下7000元。

据调查人员介绍,在交易软件的设计中,一些黄金投机的“黑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操纵价格,导致客户的当日交易,导致高额手续费“自肥”,甚至“当黄金价格上涨时,你不能卖出,但当你赔钱时,系统会自动帮你下单”。

此外,金交易系统中的所谓黄金价格明显不同于国际黄金交易价格,导致客户当日交易,手续费高,甚至出现空头头寸。“这样一家注册资本为2000万英镑的公司,在受到公安部的监督和调查之前,曾在国内从事非法期货交易。公安机关查获的非法营业额达6003亿元以上。”相关办案人员介绍。

事实上,早在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的通知就明确指出,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或同意从事黄金交易的交易所,任何地方、机构和个人不得再设立黄金交易所(交易中心)。“但实际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贵金属投资的非法市场比合法市场多,而且多得多。”上海一家合法黄金交易机构的国际业务负责人表示。

MLM推广公司雇佣年轻女性来推广“金融梦想”
据了解,一些所谓的“交易所”已经在全国各地发展了代理。在这些代理人当中,许多“老师”和“顾问”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通常是“外表漂亮的年轻女性”。没有金融业务资格,他们穿西装和西装,并被要求向客户出售“金融梦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从事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必须经国务院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然而,例如,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东北亚交易所和其他地方交易市场已经或仍在从事“期货类”交易,如黄金。

其中,一些处于模糊地带的“交易所”在全国各地都有代理。他们一般采用“软件供应商服务+金字塔营销”的方法,通过电话销售甚至骚扰电话来开拓和发展客户。据《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调查,维财金平台本身主要负责开发省级代理商,并同意以交易费的30%盈利。

所谓“交易所”发展省级代理商,即发展一批市级代理商,而市级代理商发展大量县级经销商加盟,即所谓“实体经营”。
根据福建省证监局的数据,仅在福建省,自2011年4月以来,“维财金”已在8个市、17个县发展了92个普通会员单位,每个单位收取的初始费用从3万元到10万元不等,被认定为“非法经营金额极大”。

一位曾从事“伦敦地下黄金投机”的长江三角洲投资者表示,在这些中介中,许多所谓的“老师”和“顾问”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通常是“外表漂亮的年轻女性”。从事非法黄金投机的机构也位于繁忙的城市地区。商店模仿银行、经纪公司等的装饰。,也有开户和呼叫机等。-在这些装饰精美的商店里,没有金融业务资格的年轻人穿西装,被要求向顾客出售“金融梦想”。

然而,仅在福建省,监管当局就破获了40起非法商业案件,捣毁了40个商业窝点,逮捕了135名涉案人员,刑事拘留、逮捕或保释了49名嫌疑人,并查封了25个涉案银行账户。一些声称自己不知道金融法律知识的个人代理人也“无意中”走上了违反法律法规的道路。

“一些贵金属交易平台利用从业者和投资者对期货合约交易知识的不熟悉,甚至利用中国人的黄金保值传统概念来获得最大佣金。”上海华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峰表示。

软件供应商可以用不到1000元的“技术支持”来开设交易所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发展庞大的中介网络外,非法黄金投机还会迅速蔓延,而“技术手段”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一些软件公司专门负责为黄金投机公司和交易平台提供租赁服务器、设计交易软件和监控磁盘交易的“一站式服务”,最低租金不到1000元/月。

“从国际惯例来看,在交易所或电子交易平台的规则设计中,交易系统和交易软件的稳定性受到普遍重视。这方面的技术投资对企业来说一般是难以承受的。”天津某产权交易所交易部负责人表示,以目前的股市为例,交易所只负责规则设计,商业银行和券商负责账户资金的托管,结算公司负责结算。"目的是分散成本和风险."

然而,《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了解到,在庞大的地下黄金投机网络背后,许多软件技术公司也很活跃,这有效降低了非法操作黄金投机“黑平台”的“技术成本”。在福建省三明市法院的判决中,上海富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员工证人姚作证称,“伟财金”从其公司购买了大宗商品交易系统软件,并确认该软件具有期货交易软件的标准合约、保证金制度和无债制的特点。

记者的调查发现,许多期货软件厂商自称是“中立平台”,但实际上在地下黄金投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外金属报价公司的“mt4”软件系统被广泛用于国内地下贵金属投机。虽然向投资者宣称“软件成熟,没有诡计”,但由于这些交易软件代码已经是开源的,国内有很多软件公司对黄金投机平台进行定制和修改,其中往往有大量的后台操作设置,称为“滑动点”。

不仅如此,近年来,有软件公司专门负责为黄金投机公司和交易平台提供租赁服务器、设计交易软件和监控磁盘交易的“一站式服务”,最低租金不到1000元/月。“中国只有少数合法期货和大宗交易。你怎么能不知道这是非法的呢?”上海徐汇区一家金融软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些“黑工”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然而,即使黄金投机平台被发现是非法操作或非法集资,一些软件公司声称是"中立平台",并没有受到惩罚。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和证券期货监管部门予以关注。

“其实,有些手法并不是魏的‘独创’,而是市场多年的混乱。”国内黄金专家刘善恩认为,上述电子黄金交易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背后没有“真金”,而只是为了投资,交易者不想交割,交易平台没有能力交割。投资者实际上花了很多钱玩“虚拟磁盘”。

监管不力“金融监管没有实行零容忍”
据了解,根据《五部委关于加强黄金交易所或黄金交易平台管理的通知》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目前大多数地方交易平台不允许自称“交易所”,也不能开放。然而,一些业内人士透露,“金融监管并没有实行零容忍。”

例如,非法黄金投机公司在外部通常称自己为“有限公司”,但在内部和投资客户面前仍然称自己为“交易所”。另一个例子是一家名为“广东汇金贵金属交易所”的黄金投机公司。在被调查之前,它自称是“广东省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具有自律管理法人资格的公司交易所”。然而,记者经有关部门核实,该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注册资本仅为150万元人民币的私人投资公司,不具备任何金融业务资格。

据有关调查人员透露,湖南蔡威贵金属“交易所”公开表示,其提供的“黄金电子交易”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的,交易资金由工行第三方管理。然而,警方通过公安和证券监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所谓的“湖南省政府批准”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完全是虚假的,“资金受工行第三方委托”只是与工行建立了银商转账关系,没有任何交易托管关系。

一些声称投资金的受害者表示,到目前为止,与此案相关的投资者民事索赔仍在进行中。“一些受害者失去了他们一生的积蓄,一些人有养老金,一些人有钱去看医生,还有一些人借钱。因为有一家人因为被骗而不能回来,所以有不少妻儿散了。”福建一名非法黄金投机投资者表示。

徐峰等法律人士认为,从一系列案件来看,“地下黄金投机”在中国已经蔓延多年,从最初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引进非法的“伦敦黄金”和“香港黄金”,到国内各种黄金投机公司的出现,其背后是金融消费者知识水平长期低下和权益保护不力的现象。

“在对交易场所进行了多年的清理和整顿之后,对贵金属投资的投诉仍然很高,这客观上表明,规范需要规范化。”东南沿海某省证券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机构改革的加快,清理整顿交易场所的监管原则亟待明确。“特别是,实际操作金融期货业务的电子交易平台仍在‘广泛发展’。”

有专家说,事实上,在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打着“地下炒金”的幌子进行的欺诈性投资,曾经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告终。投资者不应信任各种高利润率的贵金属交易公司和海外贵金属交易公司。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宗新表示,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非法黄金投机公司也可能因欺诈性交易软件供应商、托管银行甚至其广告平台而承担连带责任。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需要看到,许多所谓的贵金属交易所已经资不抵债,不再以交割为目标。它们是在金融成就和服务投资的幌子下开放的,但它们实际上违背了国家发展现货交易的初衷。还有很大的社会隐患。”中国人民银行下属一家合法黄金交易机构的负责人表示。
标题:“地下炒金”猖獗 监管未实现零容忍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8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