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平安人寿宣布将大力推广术语普及。“保险大众化”的问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长期以来,保险合同就像“天书”,其中的许多技术术语和法律规定使许多消费者难以阅读和理解,这使得购买前难以理解,购买后难以索赔。平安人寿保险条款改革是对“保险业十大新条款”的回应,是促进保险政策大众化的有益尝试。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据悉,与之前的保险条款相比,平安人寿新条款在五个方面有所改进,将适用于五种保险产品。在逻辑清晰、表述准确的前提下,推广后的新保险条款可以使客户快速了解保险责任、免责以及如何退保等重要信息,从而使保险条款更加易懂,方便客户做出保险决策。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如何推广政策术语

据报道,“保险条款通俗化”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十年前,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就首次将保险条款的普及纳入法律法规。201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保险业新国家十条》,并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进该条的推广。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作为对这一呼吁的回应,4月1日,平安人寿表示,将从2015年4月起在其新上市的产品中采用新版本的大众保险条款。这使得它成为过去十年来保险业第一家自发开展寿险保单条款普及的公司。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与以往的保险条款相比,新版条款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改进:从客户的角度撰写条款,根据客户的注意力和阅读习惯调整项目的顺序,将客户关注的项目放在前面;主页阅读指南增加案例;从句表达的通俗化;引入二维码以显示保险法的冗长条款;增加了对复杂保险术语的解释,降低了阅读难度。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新的推广条款将适用于五种产品:重大疾病保险(2015年)、重大疾病保险(2015年)、重大疾病保险(乙类,增强版)、重大疾病保险(丙类,增强版)和终身寿险(分红型)。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

中国经济网记者还了解到,早在2004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就出台了一项向全国保险业推广条款的举措。2005年,平安人寿率先在中国推出“本地保单”,以回应中国保监会推广保单条款的努力。然而,在平安人寿去年上半年进行的客户调查结果中,仍有一些客户反应条款难以理解。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自2014年8月起,平安人寿开始了新一轮的保单普及化进程。经过反复调查、修订和优化,流程包括内部新员工条款调查、内部销售员条款调查、外部研究公司调查等。,并最终确定了新版通俗化条款。

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同时,2015年,中国平安还将提升客户体验作为集团未来的核心战略发展之一,并推出了提升净推广分数(nps)的工作计划,旨在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增加客户重复购买和实现客户推荐。中国平安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当表示:“保单条款的推广只是今年平安人寿客户体验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敬庭)

标题:告别“天书式”保险合同 “通俗保单”如何通俗?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