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6字,读完约7分钟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年,是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年。”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注重完善金融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监控和分析,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其中,《非存款贷款机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最受市场期待,存款保险监管框架的完善和商业银行稳定性压力测试结果也备受关注。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民间借贷监管相对薄弱,如小额贷款公司,一些借贷措施不太规范,可能导致金融风险。条例颁布后,可以通过规范相关业务来降低风险。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将出台对非存款贷款机构的规定

事实上,在2013年和2014年,《条例》连续两年被列入国务院的立法计划。报告指出,2015年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积极推进《条例》的制定和颁布。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如报告所述,《条例》旨在规范非存款贷款机构的设立、终止和业务运作,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的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职责,并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例颁布后,非存款贷款机构将依法运作。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民生银行(600016,Guba)首席研究员文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非存款贷款机构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对不同类型的非存款贷款机构没有统一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容易产生监管风险。因此,《条例》的颁布有利于监管标准的统一和潜在金融风险的防范。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目前,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贷款行为已经得到相应的规范和监管。然而,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大多数非存款贷款机构都面临着缺乏法律规范、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该条例的颁布将有效地解决空.的监管问题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我们如何有效监管小额贷款公司?严格控制小额贷款公司无序发展,提高准入门槛,对资质和风险承受能力不达标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发放营业执照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李麒麟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从资金来源、使用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对市场上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该给予警告、停业整顿等行政处分。最后,我们应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及其管理层逃跑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与存款金融机构相比,非存款贷款机构业务范围的区域性特征更加明显。地方政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监督管理责任?

李麒麟认为,首先,在建立非存款贷款组织时,有必要加强审计和监督,以确保它们有资格和有能力健康运作;二是加强对日常业务的监管,如各行业贷款资金比例、不同期限贷款比例等,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最后,对于那些违反规定而逃跑的人,应该施加惩罚以增加非法成本。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存款保险制度能打破银行结构吗

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银行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报告》。

2015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第660号令,颁布《存款保险条例》。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

本报告进一步描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框架。包括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偿付限额、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费率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职责。

目前,存款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存款金融机构,最高还款限额为50万元,可为中国99.63%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障。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打破大银行主宰全国的局面吗?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副总裁、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张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将为中国未来银行业多层次结构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特别是为类似美国社区银行和私人银行的国内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些银行在未来将随着银行牌照的放开而逐步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打破大银行的统一格局。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存款保险制度为各类银行建立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事实上,大银行现在应该占到40%多一点,应该说不算太高。”宗亮表示,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更加充分。“各类银行,包括中小金融机构,只要你有特色,只要你能坚持理性转型,它们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报告称,存款保险基金主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缴纳的保费形成,实行基准利率与风险差率相结合的制度。《存款保险条例》赋予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早期更正和风险处置的职能。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张军解释说,早期修正功能主要涉及《存款保险条例》第14、15、16条,主要是在发现保险机构资本不足,影响存款和存款保险基金安全时,提出风险预警,要求其采取补充资本、控制资产增长、降低杠杆等措施进行改善。对于不能提高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提高其适用利率。如出现信用危机或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善,可建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相应措施。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至于风险处置,市场一度担心会出现银行倒闭。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调查部经济分析司司长严先东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银行对金融稳定负有责任,金融稳定主要是指系统稳定,并不保证所有机构都不会倒闭,因为市场下一定有优胜劣汰。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但是,如果某些机构具有系统性影响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其失败影响到金融体系,这也是金融危机的一个教训。”严宪东表示,这在国际舞台上更为常见。例如,美国在金融危机期间拯救了美国国际集团。"国内金融机构是否有系统的影响力应该仔细筛选."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此外,中央银行在其报告中提到存款保险和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存款保险实际上为大银行和小银行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并使小银行有了与大银行公平竞争的体制基础,从而保持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多样性,并有助于加强对小微企业、社区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服务。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稳定的压力测试:银行放心

2014年底,央行组织28家资产超过4000亿元的商业银行在2015年开展金融稳定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包括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目的是根据28家商业银行2014年底的资产负债表和其他数据,评估商业银行在不利影响下的稳健性。根据该报告,压力测试的总体结论是,银行系统有很强的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报告显示,信用风险敏感度和情景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以28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缓解宏观经济冲击的能力,整体运行稳定。市场风险测试结果表明,利率转换风险对银行账户影响不大;银行账户利率的基本风险基本可控;利率风险对交易账户影响不大;汇率变化对银行体系的直接影响有限。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压力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下,一家银行、两家银行和四家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分别达不到监管要求。

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银行体系的安全对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银行稳健经营比高回报更为重要。”李麒麟表示,在经济低迷时期,银行出于稳定的原则开始谨慎甚至不愿放贷,资产扩张的步伐也放缓了。一些表外业务开始向表外转移,短期调整后房地产不会崩溃。银监会2013年第8号通知(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的通知)规定了银行表内和表外理财的投资,集团客户多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这些领域的风险值得关注,但它们不会给银行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

标题:央行金融稳定报告:银行压力测试过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