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3字,读完约7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马浩宇来自北京
“房地产+互联网”的概念再次席卷了朋友圈。短短几天内,从郑融与小米携手、华远与奇虎360携手,再到方星提出腾讯和远洋与京东联姻,房地产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一波“忏悔”浪潮。

房地产开发商经常穿越互联网,他们的意图是什么?这种狂热的背后是房地产企业对未来的无助。快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逐渐远去。在利润下降、库存高企的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

从规模竞争到同行业竞争,房地产企业以不同的方式拓展生存空间,如“忽视资产”、“控股集团”或寻求“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房地产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拥抱互联网。

这种势头非常强劲,但如何成功地将两者融合以刺激化学反应仍有待检验。在这场持久战中,不管“噱头”有多高明,真正在销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产品本身。谁能给买家带来更多,谁就能活得更久。

从“规模”到“产业”的竞争
在过去的十年里,规模几乎是衡量住宅企业的唯一标准。从“100亿俱乐部”到“1000亿俱乐部”,新成员如彗星般涌现。
当时,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房企在拿到土地后几乎不需要在产品上下功夫,只有在房价上涨周期到来时才能获得巨额利润。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躺着”为房企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旧的大规模粗放型增长模式已变得不可持续。

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截至目前,25家房地产企业公布的4月份销售业绩总额达到3172.59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13家有所下降,2家持平。
虽然业绩正在降温,但地价仍在一路上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征地面积同比下降14.0%,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升1.0%。
这不断挤压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据估计机构统计,2014年96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3%。相比之下,2013年所有130家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79%。

在市场转型的痛苦时期,利润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在降息的刺激下,市场有望逐渐升温,但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房企利润率越来越低的趋势难以改变。

“下半年,如果房企继续大规模增长,不仅会导致库存增加,还会造成更大的去化学压力。对于房企本身来说,它们也会积累更多的经营风险。”该政策咨询研究部主任张宏伟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在这种环境下,房企寻求转型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瘦身’、‘控股集团’还是‘多元化’,实际上都是房企在市场供求逆转后寻求生存欲望下的变化表现,表明房企开始真正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需求。”卜式智库秘书长李健博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政策层面的支持,“互联网+房地产”已经成为许多房企的新突破。
拥抱互联网
作为一个意为“我爱你”的浪漫节日,5月20日,两对“互联网+地产”喜结良缘——360和华远地产(600743,古吧)宣布将共同打造一个智能社区,而房星地产和腾讯则宣布将共同探索“智能家居”。

一家是有30年高端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老牌房地产企业,另一家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华远地产和360正计划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在全国推广“1+n”附加服务系统。

“华远与360的合作仍在探索之中,但不仅限于智能家居等硬件领域的合作。”华远地产董事长孙玉燕表示,双方还将深入合作,为买家提供在线应用等软需求服务,涉及大数据和云服务领域的研发,这将成为华远地产多元化经营的结果。

孙玉妍表示,如果华远地产与360的合作成功,任志强、华远地产和360将成立基金公司,开展智能家居和智能社区建设的投融资业务。
如果说华远和360在硬件设备上是基于“互联网加”的合作,那么房星和腾讯则是基于“互联网加”的通过合作建立社区服务o2o平台。双方表示将探索建设“2+x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未来,房型社区将整合腾讯系列网络产品和技术的方方面面,包括qq、微信和游戏。

据了解,方星将与腾讯组成创新的业务团队,以亦庄地区的一片未开发地块为试点,打造方星的智能住宅产品。
房星地产总裁李康辉表示:“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大规模、粗放型开发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基于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境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互联网加房地产”的案例并不止于此。此前,景瑞宣布与友邦、郑融集团和小米、中国奥林匹克公园和腾讯合作。最近,中远集团宣布将与京东金融联手推出房地产众筹的“金融增值”计划。此外,如“光盘节”,“上帝的淘金季节”,“聚是一个P”,“不要拉鸡蛋,周一见”在碧桂园等。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与互联网携手不仅是为了提高品牌影响力,也是为了解决“去库存、保增长”的现实问题。

“像华远地产这样的房地产公司引入互联网的想法并不是一个噱头,但其效果值得商榷。”房地产评论员严跃进表示,虽然互联网在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带来粘性客户。目前,房地产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还处于第一阶段,即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没有真正搭建平台的技术。

有待测试的前景
“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吹到了房地产行业。在被称为最难被互联网改造的传统行业中,住宅企业表现出充分的动机去拥抱互联网。特别是在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加”的概念后,房地产领域的“互联网加”概念可谓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腾讯、百度、阿里、小米、优步、互联网巨头都突然成为炙手可热的蛋糕。大中型住宅企业都将携手互联网企业,作为企业未来的重要战略。

房企如此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但有些“醉态不是酒”。通过对股市地产股的研究,易居中国首席执行官丁祖昱发现,今年房地产股涨幅居前的十大板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跨境、金融、健康、互联网、国有资产改革和重组,这些板块的“窗口”也适用于地产股。在它看来,各种房地产企业之所以热衷于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并急于贴上“互联网+”的标签,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拥抱互联网可以为住房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机会。因为从过去的资本市场来看,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有很大的风险。但是,随着房企改革力度的加大,这类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资本界的青睐。”严跃进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互联网技术的注入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产品的精细化和技术化,有利于提高住宅企业的用户粘性。”从它的建立来看,虽然互联网有广泛的营销和其他方面,但它不是万灵药。仍有必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有选择地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企业,否则可能成为一个不可推卸的负担。

张宏伟表示,“互联网+房地产”只有三个出路:第一,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客户入口,增强客户粘性,这将受到风投的青睐,或者通过出售平台获得收入;他们都通过扩大市场份额,赢得了风险投资的支持,最终实现了ipo,扩大了业务规模,获得了可持续增长的机会;三是通过自身建设和合作搭建线下平台,依托线下平台,实现o2o的完美结合,提高服务效率,延伸增值服务。

“未来2-3年将是检验这些“互联网+房地产”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张宏伟表示,当“互联网+地产”这一概念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一场风暴后,市场将回归理性,企业的好坏将很容易浮出水面,“互联网+地产”这一阶段的企业将重新洗牌。
标题:向跨界要名利:房地产“互联网+”时代新猜想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