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6字,读完约5分钟
专家表示,央行6月2日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和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已基本落实利率市场化相关的制度基础和债务工具创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

与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相比,大额可转让存单具有流动性更强、投资期限更长和可转让的特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意味着增加了一种新的稳定的金融管理工具。

本报记者牛
“这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措施。目前的存款利率已被允许提高50%。目前,允许个人和企业发行大额存单,这符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也是对大、小规模推广步伐的一次放开,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记者。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Guba)首席研究员文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6月2日发布的《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和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已基本落实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基础和债务工具创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大额存单是银行存款金融机构为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发行的记账大额存单。在此之前,2013年底,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银行间存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同业存单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工具,其发行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日益活跃。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利率上限。此时,放开银行向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发行大额存单,将进一步提高银行市场化负债和银行主动负债的比重,重塑银行业竞争格局。

"大额存单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个自然步骤."工行市场分析师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幅度波动进一步扩大。根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节奏,同业存单仅限同业,大额存单的发行将延伸至企业和个人。通过同业和大额存单实现大额存款完全市场化后,将逐步向小额存款转移。因此,大额存单是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步骤。

事实上,为机构和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它们也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过渡产品。与一般的存单不同,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利率使得大额存单成为业界乃至普通人普遍期待的金融产品。

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大额存单比定期存款流动性更强,利率普遍高于存款利率。这一特点将吸引需要高流动性和相对高投资回报的企业和个人。“毫无疑问,大额可转让存单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一种新的稳定的财务管理工具。与目前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相比,大额可转让存单具有流动性更强、投资期限更长、可转让性更强的特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把发行大额存单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中国推出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经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明显提高,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同业存单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推出大额存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发行大额存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行业分析师认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走过了20年。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完成。目前,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分别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2倍和1.3倍;今年5月10日,央行宣布降息,同时将存款利率上限从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至1.5倍。许多分析师预测,央行将在下一步完全放开利率浮动区间,中国将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次飞跃。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表示:“大额存单的推出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即将结束。预计利率管制将在未来的降息过程中放开。”在周文渊看来,大额存单的推出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影响:首先,货币市场的品种已经增加,使其成为银行有效的债务管理工具,这可能会对银行理财和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债务成本在短期内可能会上升,但这可能只是一种阶段性反应。第三,此举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零售利率的联动,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度。他认为,大额存单的推出将引起金融机构债务结构的巨大变化,从而对机构资产扩张形成新的约束,这是金融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虽然大额存单的推出意味着离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结束不远,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才刚刚开始。在利率市场化最终成功之前,中国金融业仍需要几年的不懈努力。“毕竟,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显著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将更加复杂,这将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中国金融机构积极回应。利率市场化也需要一个探索和适应的过程。”
标题:为投资者增添新型稳健理财工具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