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4字,读完约4分钟

专家表示,大额存单推出后,商业银行的吸纳存款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被动吸纳存款模式转变为主动吸纳存款模式。随着居民存款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表外活动转变为表内活动,使其利率定价更加透明。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我们的见习记者周伟

许多行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额存单的推出表明中国有意扩大存款利率的灵活性,也表明金融市场的管理将更加自由开放。

“推出大额存单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过去被动吸收存款转变为主动吸收活期存款。”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长期以来,市场一直期待大额存单。事实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推出大额存单。1986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古巴)和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古巴)都试图发行可转让的存款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决定暂停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然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毕竟离不开大额存单。2013年底推出的银行间存单是大额存单的先驱。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的同业存单累计超过10400亿元,发行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5倍。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连平表示,全球经验表明,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是一种重要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方式和工具,因为它可以在不影响整体存款成本的情况下市场化部分存款利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亮认为,大额存单的发行可以增加银行主动负债的工具,提高银行的流动性。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与传统意义上的定期存款或存单相比,大额存单不仅带来“大额”,更重要的是,央行将在利率和利息支付方面给予银行足够的创新。兴业银行(601166,Guba)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居民存款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表外活动转变为表内活动,使其利率定价更加透明。事实上,与存款保险制度一起,个人和企业的大额存款旨在为利率市场化铺平道路。在目前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的存款利率仍受上限控制,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将为我国的存款定价提供参考。”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从历史上看,可转让存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由于美国政府对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设定了一个上限,该上限通常低于市场利率,因此商业银行推出了可转让的存单来吸引客户。购买存单的客户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出售,客户可以用实际的短期存款从长期存款中获得利息收入。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的推出意味着一种新的无风险投资渠道。

自今年5月1日起,中国的存款保险条例已正式实施。从银行在大额存单或一般存款操作中的作用来看,银行需要对存款风险承担全部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大额存单面值在50万元以内,就可以享受存款保险的全额保障。“对于关注安全、追求一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提高大额存单的投资比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兴业银行的一位财务经理告诉记者。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份)首席研究员文彬告诉记者:“本办法规定的大额存单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有9个品种,比普通存期的7个品种多9个月和18个月,可以更好的满足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市场参与者认为,由于大额存单流动性更好、利率更高,它有可能取代部分定期存款。以美国为例,中行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大额存单约占美国银行系统存款总额的16%。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关于大额存单的定价方法,文彬指出,《办法》明确了大额存单的发行利率是市场化的。定息存单以年息形式计息,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计息。目前,shibor利率只是一年内的短期品种,如何给一年以上的大额存单定价仍是一个考验。因此,尽快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更为迫切,国债中长期收益率可能成为中长期大额存单的定价基准。

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此外,文彬认为,《办法》规定,个人投资者认购大额存单的起征点不得低于30万元,大额存单作为一般责任,属于存款保险赔偿范畴。考虑到存款保险赔偿的上限为50万元,预计为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大额存单面额将在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

标题:增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