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40字,读完约6分钟
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如果你想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可以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筹建。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对外开放。

市场放开了,一块石头激起了成千上万的波浪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副主任樊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决定》的实施对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标志着中国银行卡产业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一个突破,将对中国银行卡产业和银行卡市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清算市场对外开放之前,中国银联是中国唯一的银行卡组织。开放显然将终结银联多年来在银行卡清算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将面临国外卡组织和新的国内卡组织的竞争。目前,所有银行卡人民币收单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联渠道。这在中国的信用卡市场上造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双币信用卡,即信用卡除了带有与国际卡组织合作的标志外,还带有银联的标志。此类信用卡在中国进行收单和清算时,通过银联渠道,在国外可以通过银联渠道或国际卡组织渠道。这种情况今后将不复存在。中国将建立更多的银行卡组织,银行卡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将更高,这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是中国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初衷。

不管是谁花的钱,未来的清算市场前景都是可以预料的
《决定》一发布,市场上就出现了许多投机行为。最后,推测这两类机构最有可能建立新的银行卡组织。首先是支付宝和财付通。这两家公司拥有数亿客户。这种在线支付方式已经绕过了中国银联的渠道,他们一直在直接向银行支付和清算。他们已经在做清算组织的业务。现在放手,他们将更熟悉建立银行卡组织。第二个是工行。工行拥有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最大的pos机分销渠道、最大的特约商户群体和数亿客户,其银行卡组织有超前的感觉。

那么,在国内银行卡市场自由化之后,银联的好日子会马上结束吗?银行卡组织会像市场投机一样飞吗?
专家表示,从准备材料到给出正式答复,再到正式开业,申请银行卡组织许可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此外,处理人民币收购业务需要时间和成本,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开放之初,国内清算市场肯定会被中国银联所主导。此后,将有更多的银行卡组织进入市场,银行卡收单的蛋糕将不断被切掉。

中国可能有多少家银行卡组织?据行业分析师称,国内银行卡市场容量大,客户需求多样化。因此,容纳多个银行卡组织不成问题。会有五六个,有可能发展到十个。同时,《决定》也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是中资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因此,国内银行卡市场可能会出现中资、外资和合资的卡组织。

范认为,今后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机构数量将会增加,但不能太多。一般来说,银行卡清算机构与持卡人或特约商户没有直接的业务往来。它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支付机构,而且它的数量是有限的。总的来说,银行卡清算市场是一个客户有限的利基市场,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因此,有意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机构不应被视为一般企业或支付机构的设立,而应正确理解其职能,充分理解和评估所需资源,三思而后行。

对于工行申请卡机构牌照的猜测,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性和意义不大。目前,工行和大中型银行都是中国银联的股东。如果你冒险与一些小银行建立一个卡组织,你将在同一个行业与中国银联竞争。此外,工行必须采取美国运通的闭环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渠道,在自己的闭环中运营。“这没有多大意义,也没有必要。其他银行可能不接受工行卡。”有关银行家说。

范认为,有必要判断银行卡清算市场发展的最佳模式。目前,银行卡市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开放的,如维萨、万事达和中国银联;其次,它是封闭的,如美国运通和发现。全球银行卡市场30年的发展证明,开放模式是银行卡组织的发展方向。因此,如果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想自行设立清算机构,走封闭的发展道路,可能与银行卡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一致。商业银行在设立新的银行卡清算机构时可以参与,但最好不要让任何参与者形成实际控制。

竞争加剧,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虽然前景看好,但新的银行卡组织将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的收单市场的生存环境极其单薄。据业内人士称,NDRC和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正在讨论获取市场利率的问题。很有可能该计划将从之前的第四利率下调至第三利率,并且单独借贷的收费模式可能不会实施。这也给外国签证、万事达卡和其他卡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国际卡组织在国外收单市场的收费率远高于中国。就国内信用卡利率而言,他们的费用维持不变。

此外,这不仅仅是速度的问题。申请清算机构的条件也非常“难”。一是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二是从事银行、支付或清算业务5年以上,且盈利3年以上;此外,必须有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银行卡清算标准体系,以及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远程灾难恢复系统。这些都是很大的投资。

同时,国外银行卡组织不得不面对发展国内商户的问题。业内人士推测,外卡机构可能会走一条捷径,即除了拓展特约商户自身的户外空间外,还会与国内一些第三方机构合作,让特约商户可以拥有自己而不发展自己。

模式调整,银行卡产业何去何从
银行卡清算市场的自由化无疑将促进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化,同时减少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然而,它也将颠覆一些适应的市场模式和环境,这可能导致银行卡产业的洗牌。银行业应该以何种心态应对这种市场变化?

银行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你不放手,银行别无选择,只能在中国发送银联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然而,一些内部人士认为,这对银行整体影响不大,只不过是发行更多的卡。银行将积极应对银行卡市场的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放开,业内人士认为收单市场将会重新洗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收购市场,新的清算组织的加入肯定会使市场更加复杂。许多银行卡组织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市场细分。一旦在一些地区形成独家发卡,持卡人的银行卡将越来越不方便。然而,一些业内专家表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在遵守相同规则的竞争环境中公平竞争。没有公平的市场竞争,就没有真正的市场化,只有破坏力。

无论如何,国内银行卡清算市场已经开放,一个更加透明、公开、公平的市场更有利于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
标题:银行卡市场放开 格局变化拭目以待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