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4字,读完约4分钟

第二大股东董荣廷于2011年第三季度进入丹华科技,并在去年年底举行了一场发布会。有分析师表示,在牛市背景下,低于当前股价一半的固定价格对不参与认购的现有股东的权益是有害的,两大股东“站出来抗争”是合理的,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丹华科技(报价:600844,咨询)预计在四次修改后尘埃落定。在固定收益价格大幅上涨近40%,募集资金和投资项目减少的情况下,公司大股东丹化集团决定放弃认购固定收益,用原定用于认购固定收益的2.5亿元增加公司股份。对此,市场做出了高调的每日限价回应。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大股东放弃固定增长,增加持股

丹华科技昨日宣布,公司控股股东丹华集团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2.5亿元。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与此同时,公司发布了一个增加收入的修订计划。根据新的计划,公司的固定发行价调整为不低于9.44元/股,比之前的价格高出近40%,但仍远低于停牌前的股价12.02元。丹华集团决定放弃参与本次现金2.5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以同样的2.5亿元投资,丹化集团愿意放弃“低”,增持“高”。它的意图是什么?对此,有分析师指出,丹化集团的“牺牲”对上市公司和自身都是相当有利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是大股东持股的增加显示了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乐观,增强了发行人的认购信心,尤其是在固定收益计划曲折和四次修订的背景下;第二,增持的消息被市场解读为利好,直接推高了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更重要的是,大股东不参与认购增加,但可以参与股东大会的投票,这将大大增加采纳该计划的可能性。对于大股东来说,虽然增持的股份可能少于增持的股份,但增持股份的锁定期至少只有6个月,远低于增持股份36个月的锁定期,为空未来的经营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市场清楚地认识到了丹化集团的“牺牲”,该公司股价昨日收于13.22元。

2.股东强烈要求修改计划

除了提高发行价外,最新的固定收益计划也再次将募集资金额下调至17.8亿元,募集投资项目也再次降低了购买通辽金美股权2.47%的比例。

这是公司固定增长计划的第四次修订。去年12月13日,该公司宣布将收购五家公司的资产,但今年1月7日,目标公司减少到四家。3月5日,公司第二次修订计划,将发行价从每股6.8元调整为每股6.89元,发行股数从2.85亿股减少到2.73亿股,募集金额也相应从19.38亿元减少到18.755亿元。本次募集项目通过购买包括金美控股在内的四大股东持有的通辽金美25.78%的股权而持有,并调整为包括金美控股在内的三大股东持有。当时公司表示,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公司长期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购买福建中科持有的6.32%的股份,存在不确定性。为了加快此次固定增资的实施进度,公司决定取消对其股份的收购。5月16日,公司将募集资金额度降至18.74亿元。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虽然固定加价的方案一再变更,但公司第二大股东董荣庭于5月26日提交议案,要求提高此次固定加价的最低价格。因此,公司有了第四个版本的固定收益计划。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据调查,董荣庭于2011年第三季度进入丹华科技,并于去年年底举行了一次招聘会。根据公司去年11月19日的公告,董荣廷增持丹华科技股份356.41万股,并通过中银香港证券公司增持b股388.82万股。董荣庭控制的王朝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06,600股,合计持有40,226,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66%。当时,董荣庭表示,他对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公司最新季度报告显示,董荣庭持有3613.15万股,占4.64%;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中文名称:“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持有0.77%的股份,该公司不知道他们是否是一致行动者或有关联。

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对此,有分析师表示,在牛市背景下,低于当前股价一半的固定价格不利于不参与认购的现有股东的权益,两大股东“站出来抗争”是“合理的”,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标题:丹化科技定增案四度修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