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8字,读完约6分钟
仅仅过了五个月,李嘉诚的长河区世纪重组三部曲就圆满落幕了。
长江房地产(01113.hk)(以下简称“常棣”)于6月3日以上市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投标价为每股70港元,收盘价为每股74.1港元。售出约8,750万股,成交额为64.43亿港元。

集团董事长李嘉诚3日表示;“我很高兴能在长实地产分拆上市的第一天上市,这意味着集团重组计划已经完成99%。只要对股东有利,就一定会这样做,集团未来还有很多计划。”

1月9日,长实(00001.hk)和和记黄埔(00013.hk)宣布重组长实集团和和记黄埔的业务,并分别成立了昌河和常棣两家新上市公司。前者将接管两个集团的所有非房地产业务,而后者将合并两个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如此大规模的重组主要是通过“长期重组”、“并购计划”和“分拆上市”三个步骤完成的。

重组后,长河资产的所有权结构将从原来的三层减少到两层。数据显示,李氏家族信托将成为常棣的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6.66%,而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持股比例约为3.49%,这意味着李氏家族信托及其家族成员将持有常棣实际权益的30.15%左右。

根据常棣6月2日在香港交易所提交的公告,李嘉诚将出任常棣董事长,而他的儿子李泽钜将出任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外界也认为这是李嘉诚为李泽钜将来与他的部门搞好交流铺平了道路。

“将来,(我)只会增加集团的股份,而不会减少它们。即使你将来退休,你仍将担任集团的首席顾问,但你将主要处理基金会的工作。”李嘉诚透露。
4,201亿港元的房地产帝国诞生了
重组完成后,常棣将成为房地产帝国,总资产达4,201亿港元,占香港房地产市场的9.4%。
根据本交易所披露的文件,常棣集团拥有四个业务分部,即物业发展、投资物业、酒店及服务套房,以及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权益。
李嘉诚指出:“集团业务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房地产业务主要在香港,这种情况在未来还会继续。”
截至今年2月28日,经资产评估师评估,常棣的资产组合总值约为4,201亿港元。其中,香港的物业组合估值约为2,690亿港元,占64%,内地为1,380亿港元,占32.9%,海外约为130亿港元,占3.1%。根据资产类别,其投资组合的55%是价值约2,310亿港元的开发性房地产,29%是价值1,233亿港元的投资性房地产,酒店和服务套房约为661亿元人民币,占16%。

目前,常棣的房地产投资组合覆盖全球,包括香港、中国、新加坡、英国和巴哈马群岛。其中,在内地21个城市都有业务,物业总面积达1970万平方米。
根据上市文件,截至去年12月31日,常棣合并后的房地产业务组合包括约160万平方米的租赁物业和约1,580万平方米的开发土地储备,其中约1,450万平方米位于mainland China,14,600多间酒店客房拥有权益,共管理2,100万平方米位于香港和内地的物业。此外,常棣还拥有账面净值约为11亿港元的农地。

同时,从业务贡献来看,去年香港市场的贡献高达77%,总利润为146亿港元,利润率为47.2%;内地市场利润总额达37亿港元,占总贡献的19%,利润率为27.9%;在海外市场中,新加坡表现抢眼,盈利8亿港元,占其贡献的4%,利润率为34.4%。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亿资产的房地产帝国,截至去年底,其净负债为394亿港元,净负债率仅为13.5%,符合李嘉诚一贯的“审慎理财”政策。
李嘉诚表示,目前香港房价难以下跌,并呼吁公众不要投机。如果你分期付款买房,只要你买得起,随时都可以入市。「目前,香港的建筑及劳工成本不断上升,建筑成本上升得离谱。与美国和加拿大比较,虽然本地劳工较香港为多,但香港的建筑成本却几乎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倍。”

此外,他承认最近的零售业务表现不佳,但香港的零售店不到700家,全球共有1.2万家。他指出:“并不是集团下的所有业务都可以在香港经营,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和铁路业务,全球电信业的投资和规模相当于香港电信业的几十到几百倍。”

并入香港联合交易所
6月2日,HKEx宣布,常棣从3日起成为恒生综合大型股指的成份股,符合沪港通的股票资格要求。根据恒生指数公司6月2日公布的数据,长实地产在恒生指数中的最新份额约为1.37%,而昌河(00001.hk)在恒生指数中的份额为3.6%,而昌河百货在恒生指数中的整体份额约为4.97%。

持有长期土地的内地投资者可以从2015年6月3日起出售这些股票。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沪港通股票上市的下一次定期调整日期为6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自该日起接受长实的收购。

市场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机构投资者于6月2日在场外暗市以每股61-65港元的价格买入,接近昌河早前披露的每股67.18港元的资产净值,而每股物业的总估值为98.64港元。

李泽钜此前透露,该公司的房地产估值一直“超级保守”。昌河旗下的许多酒店和服务式住宅均以成本价记录。扣除多年的折旧成本后,目前的入账价值仅为每英寸几百港元。

德意志银行首次将长江地产的投资评级定为“买入”,12个月目标价为88港元,较德意志银行预测的每股净资产值103.5港元低15%,折现率与长江地产重组前的历史水平相似。预计股息收益率将达到4%,预计2015年的市盈率约为21倍。

本行分析师指出,重组完成后,长江实业成为香港最大的纯地产股,经营规模扩大,业务在地理和资产类别上更加灵活。
“常棣的一些商业资产只计入账面价值。参考价格较长,早前披露的常棣每股净资产值有超过30%的折让,而香港其他上市地产发展商的平均折让率约为35%。”一家外国银行的房地产分析师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上述分析师表示,由于常棣在上市时已自动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和房地产分类股,且属于蓝筹股,被动基金不得不买入常棣,因此股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值的折价将继续收窄。
标题:4201亿港元地产帝国出世 李嘉诚长和系世纪重组谢幕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3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