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9字,读完约3分钟
储能行业可能在疫情爆发前迎来一个突破点。《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主办的2015年国际储能峰会上获悉,国家能源局将于下半年推出微网电价和补贴方案,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稿的讨论阶段。

据权威人士透露,微网项目70%的系统补贴是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原则上是对业主的补贴。微网和离网系统的具体电价不同,具体细节仍在讨论中。
据行业分析师称,由于储能电池在微网投资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引入补贴后,最有益的事情就是储能。目前,我国的微网仍处于示范阶段,现有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政府100%投资支持贫困农村地区的用电。如果微电网支持的新政策出台,将有助于促进微电网的商业化,有利于储能电池的生产和微电网投资运营商。

金风科技(Goldwind Technology,Quote 002202,Consulting)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马金如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智能微电网的概念是指应用新能源、利用储能技术、平衡峰谷与传统能源、提供智能供电的系统。智能微网有两种方式:独立供电系统,完全离网;还有一种与电网的连接、自发使用和剩余电力作为分布式能源接入互联网。”

在她看来,微网本身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供电系统也需要自身投资,所以很难形成经济性。只有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企业才有投资热情。
此外,由于目前储能成本约为1.5元/瓦,不成熟的技术使其难以突破商业化的瓶颈。然而,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席于振华的话说,“今年以来,许多储能项目投入运营,行业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三年之内量变到质变,迎来了行业发展储能的第一年。”

除了有利的政策,行业本身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截至2014年底,中国电力系统应用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为84.4兆瓦,占全球储能装机容量的10%。其中,新增装机容量31mw,年均增长58%,比上年增长14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容量将达到67gw,工业井喷迫在眉睫。

龙头企业也做了一些尝试。特斯拉发布了家用储能系统的“能量墙”,阳光电力(报价300274,咨询)与三星合作研发锂离子电池、储能转换器和储能系统。
俞振华介绍,在中国,储能在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电力辅助服务、用户侧需求响应和电动汽车车电互联四个领域都有市场机遇和商业化模式。特别是在能源互联网模式下,能源系统是数字化的,储能将作为辅助能源管理的“能源芯片”发挥关键作用。

会上,联盟还发布了《2015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新特点。从地理上看,美国拥有最大的储能项目装机容量;在应用分布方面,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输配电、分布式微电网等领域;从技术分布来看,钠硫电池的安装比例最大,为40%,其次是锂离子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从新项目模式来看,近年来出现了三种新模式:融资租赁模式、零售模式和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标题:微网电价及补贴方案将出储能行业或迎突破点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4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