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9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徐卫平
自6月份以来,融资增速已回到快车道,单日融资购买量连续超过200亿元。从布局风格来看,金融家绝不会放弃前期滞涨的金融股,券商股和银行股的净买入量位居前列,超过40亿元。分析师指出,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股指再次面临5000点的战斗,蓝筹板块开始回暖。处于早期滞胀的金融股以及“低估值”的优势有望参与其中。

两家公司的余额超过了2.1万亿
5月份,市场波动明显加大。虽然沪深股市融资余额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在一个月内出现波动。5月8日净还款242.74亿元,5月22日净还款107.91亿元。今年6月,融资增速重返快车道。6月1日和2日,沪深两市融资净购买量分别为281.77亿元和299.61亿元,单日融资净购买量接近300亿元,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截至6月2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余额近2.14万亿元,其中上海股市1.39万亿元,深圳股市7450.97亿元。

从行业来看,6月份以来,深湾级28个行业实现了净融资购买,其中非银行金融、银行和电子行业的净融资购买均超过40亿元,分别为59.67亿元、48.35亿元和41.47亿元,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相比之下,机械设备、国防军工、农林牧渔、传媒等8个行业的净购买量低于10亿元,其中休闲服务业的净购买量仅为3651万元。

从个股来看,融资类和加仓类金融股更为明显。在自6月以来正常交易的791只股票中,626只股票实现了净融资购买,占近80%。其中,平安和BOE A股的净买入金额超过10亿元,分别为14.09亿元和13.00亿元。24只股票的净买入金额超过4亿元,其中9只股票来自金融业。农行(601288,股吧)和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的净买入金额超过8亿元,分别为8.9亿元和8.05亿元。在融资还款的165只股票中,中国钟毅(601106,股栏)、上海电气和天坛生物(600161,股栏)的净还款金额最高,分别为3.69亿元、2.19亿元和2亿元。

金融股的估值优势凸显
2014年底,金融股走出了一波空被迫上涨的行情,导致股指不断冲过关口,整体表现相对平淡。5月份,沪深股市大幅波动,银行股和券商股波动回落,弱于大盘。目前,上证综指再次逼近5000点,重拳出击指日可待。届时,滞胀的金融股有望上涨,导致市场急于通关,这也是金融家坚持金融股的信心所在。

一方面,金融类股前期滞胀明显,预计将迎来一个有利于资本发挥力量的补偿性市场。5月份,深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类指数分别下跌5.40%和3.44%,同期上证综指上涨3.83%,金融股明显逊于大盘。自6月份以来,在煤炭和化工行业领涨后,房地产类股昨日也出现强劲上行,蓝筹股板块开始轮换。处于早期滞胀的金融股有望参与轮换,走出补偿性增长的浪潮。虽然金融股的市值一般都很大,一般都在1000亿元以上,但目前有很强的融资意愿,而撬动大象的杠杆有望让金融股再次起舞。

另一方面,金融股具有“低估值”的优势,在融资干预后,估值修复的浪潮将会启动。目前,非银行金融板块的市盈率为29.4倍,而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仅为7.5倍,凸显了金融股的估值优势。就券商类股而言,季报显示,22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其中20家涨幅超过100%。在年度业绩高速增长的预期充分的前提下,目前券商股票的估值并不高。就银行股而言,空利润已基本释放,货币环境继续宽松,债券互换和资产证券化加快了银行风险的释放,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等一系列金融改革重塑了银行估值体系,银行股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
标题:增速重回快车道 融资坚守金融股
地址:http://www.ayf8.com/asbjzx/5441.html
